欧洲突破核聚变试验,创造一个5秒迷你太阳?中国已快进到下一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欧洲突破核聚变试验,创造一个5秒迷你太阳?中国已快进到下一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能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核聚变 , 向来被视为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关键节点之一 , 而一旦实现可控核聚变 , 进行星际旅行不再是梦想 , 整个太阳系都会变成“太阳村” , 随便溜达 。 各国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 , 比如1983年 , 欧洲国家就在英国牛津郡库勒姆建立了一个可以进行
据媒体报道 , 2月9日 , JET反应堆将两种形式的氢挤压在一起 , 在5秒内产生了59兆焦的能量 , 功率相当于11兆瓦功率 , 提取的能量大约是25年前的两倍多 。 25年前的1997年 , 当时该反应堆产生了21.7兆焦的能量 。
这个59兆焦的能量具体来说是多少呢?大约可以烧60壶开水吧 。 不要笑 , 它虽然不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输出 , 但这项实验的突破 , 至少证明了两个事情 。 首先是证明了5秒内等离子体的稳定性 , 虽然听起来不是很长 , 但在核时间尺度上 ,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长的时间 。 而从5秒到5分钟 , 再到5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 要容易得多 。 其次 , JET的成功 , 验证了正在法国建造的一个更大聚变反应堆设计的可行性 。
法国还有一个更大的聚变反应堆?没错 , 2013年 , 35个国家在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卡达拉舍 , 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实验性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堆 , 也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 。
ITER这是一个重达2.3万吨 , 近30米高 , 占地180公顷的现代科技城 , 至2015年6月 , 建筑成本已超140亿美元 。 而截至2021年5月 , ITER对第一等离子体的完成率接近75% , 并将于其后数年开始尝试启动反应堆 。 预计于2025年正式开始等离子体实验 , 2035年进一步开始进行全
我国自2006年开始就参与了这个项目 , 是最早的7个成员国之一 。 这期间 , 中国科学家以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为契机 , 在全面消化关键技术基础上 , 自主建设创新 , 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 , 在近五年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和突破 , 并建立了自己的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 也叫HT-7U、“人造太阳”、“东方超环” , 位置位于安徽合肥 。
EAST
实际上 , ITER主要实验工作 , 我国已在EAST上差不多做完了 , 而且等离子稳定时间为100秒 , 远远超过英国JET的5秒 。 并且我们的EAST是超导磁铁的 , 是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磁体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试验性装置 , 处于领先位置 , 欧洲则要等到ITER才能是超导磁铁的 。 而现在这个ITER发展很不顺利 , 拖拖拉拉 , 说不定会变成第二个伽利略2 , 最终烂尾 。
EAST不仅如此 , 我国已经另起炉灶 正在建造热核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 , 进展顺利 , 原计划开通时间比ITER晚一年 , 说不定能追上ITER 。 据说CFETR的设计占空比是50% , 也就是说一半时间可以输出能量 , 而欧洲ITER则只有10% 。 值得一提的是 , 我们的是工程实验堆 , 如果成功 , 就可以直接上工程
推荐阅读
- 欧洲聚变反应堆创纪录:为何仅有5秒钟?
- 如果可控核聚变实现了,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么样?
- 又是老将!湖人追求欧洲后卫,场均13+3+4,35岁仍拿两千万合同
- 首个对中国免签的欧洲国家,美女如云盛产超模,3000竟能玩一个月
- 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突破性的“细胞流体”技术可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 榆林GDP突破5000亿元,人均突破2万美元,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 我国建造月球国际科研站,需突破一项关键技术,嫦娥四号差点实现
- 祝融号与火星快车“握手”,数据经欧洲传回,会被美国获得吗?
- 2022新年新联姻,欧洲最大电动汽车车队的未来展望
- 中国量子创新纪录,光纤量子密钥分发距离突破800公里,领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