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乙肝在研小核酸药物代表,siRNA以及ASO,简介作用原理及候选药物】小核酸药物 , 近几年在乙肝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积极结果 , 其包含着小干扰RNA(siRNA)和反义寡核苷酸(ASO) 。 siRNA分子 , miRNA从特定基因转录为前体转录本 , 这些转录本经过核Drosha-DGCR8微处理器复合物和RNase III 酶Dicer的修饰后 , 产生≈ 22 bp miRNA 双链体 。
乙肝在研小核酸药物代表 , siRNA以及ASO , 简介作用原理及候选药物
这是一个不完美的双链体 , 具有2 nt 3' 突出端 。 选择两条miRNA链中的一条 , 加载到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ISC)的Argonaute (AGO) 蛋白上 。 然后 , RISC与信使RNA的3' 非翻译区中的互补结合位点结合 , 导致它们的去腺苷酸化、翻译抑制或降解 。 如果miRNA和mRNA之间存在近乎完美的互补碱基配对 , 则向导RNA-AGO复合物会降解目标mRNA 。
由于合成的siRNA会诱导RNAi(基因沉默) , 因此它们可用于通过靶向HBVRNA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 HBV产生具有共同3' 末端的重叠转录本 , 即单个siRNA 。 因此 , 它们可以同时影响许多病毒的mRNA 。
为了把siRNA成功地传递到肝细胞 , 还需要一些载体 , 因为裸siRNA是无法进入细胞的 。 科学家已经评估了非病毒载体 , 例如 , 脂质纳米颗粒、稳定的核酸颗粒、N-乙酰半乳糖胺 (GalNac/NAG) 以及病毒载体 。 GalNac偶联的siRNA , 已经成为肝靶向递送的流行选择方法!同样 , 病毒载体 , 尤其是腺
相比siRNA , ASO的作用原理是它们的DNA或RNA的单链片段通过碱基配对与mRNA的互补序列结合 , 分别形成DNA:RNA(反义DNA)的杂交体和RNA:RNA(反义RNA)的双链体 。 随后 , 宿主核糖核酸酶H依赖性机制降解mRNA转录物并使蛋白表达沉默 。
简要描述过siRNA和ASO的研发技术后 , 我们再介绍一下 , 这些药物靶点的乙肝候选药物 , 其中许多都正在第2期组合疗法研究中 。 Arbutus Biopharma公司的AB-729 , 是一款基于RNAi疗法的乙肝候选药物 , 该RNAi与三天线GalNAc共价结合 。
在AB-729一项早期临床开发中 , 试验对象为HBVDNA检测不到且ALT≤ 5 X ULN 的健康个体和非肝硬化慢性乙肝受试者 , 给予单剂不同浓度的AB-729 。 结果表明 , 在12周时 , 60毫克组、90毫克组和180毫克AB-729剂量下 , 受试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平均下降分别为 0.99 log10、1.31 log10和0.98 log10 。 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或因不良事件导致停药(试验数据和结论来自Arbutus Bio) 。
小番健康结语:基因沉默疗法 , 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开发 , 通过介绍不难看出siRNA已经成为小核酸药物中的热门方向 。 从原理上 , siRNA和ASO有着十分近似的开发特点 , 无论医药研发技术如何前沿 , 它们的应用目标依旧是提供有意义的临床需求转化 。
推荐阅读
- 大刀阔斧探索太空,马斯克雄心壮志遇阻,多方表示质疑
- 数十枚卫星坠落,猎鹰9火箭局限显露,长征5号的价值性得到体现
- 差点撞到中国宇航员,美卫星怪异举动意图不明,中方捅破窗户纸
- 经济学家脑洞大开,呼吁私有化开发月球,广寒宫将不再是梦
- 原理解释学和表现的多重性
- 还记得去年的漂移火箭吗?它又败了,美国私人航天也有不靠谱的
- “人兽胚胎杂交实验”是创新还是灾难?实验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 为什么生物拉出来的排泄物都是臭的?这个问题并不简单
- 翟志刚出舱:怕地球飘跑了!地球为何能飘在太空中,而没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