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基山脉|大年初五,我登上了这座新罗王孙曾经修道的雪山,海拔近2000米( 二 )



文章图片

落基山脉|大年初五,我登上了这座新罗王孙曾经修道的雪山,海拔近2000米

文章图片


大年初五 , 俗称“破五” , 一大早我们就进山 。 今天爬山 , 爬雪山 , 爬一个壮观的雪山 。
这座山在西安驴友圈名气很大 , 很多人都知道:三桥峪云际寺 , 这里有名山 , 有古刹 , 关键这里的景色在秦岭南坡众多山峰中 , 尤其出众 。

很多人问山里不是封控着 , 你们怎么能进去?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 我只说你走早一些 , 具体你在评论区问吧 , 我可以回答 。


导航到太平峪的三桥峪 , 拐入小路上 , 小路上的雪不多 , 开了一段 , 为安全起见 , 我们停下车步行到入山口 , 其实从这里到入山口只剩下1公里了 。

从这个慈善桥过去右拐上铁桥 , 往老碗院子的方向走 。


云际寺所在地又叫玩花山景区 。 这个老碗院子的台阶就是入山口 , 从这里就走上登山的道路 。 看看时间 , 我们8:45准时出发 。


云际寺的道路分为旱路和水路 , 是一个O形穿越线路 。 从农家乐出来10分钟左右 , 就到了这个岔路口 , 很明显的标志是沟旁的大石头上写着“玩花游”三个字 , 旁边还注明“蚰蜒岔” 。
水路的景色变化大一些 , 我担心路滑 , 计划先走旱路 , 但是遇到鄠邑区的朋友说问题不大 , 他们先走水路 , 于是我们同行水路 。


水路比较窄 , 但是已经踏出了一条小路 , 看来过年这几天 , 爱爬山的朋友不少 , 他们在树上用雪摆的“雪龟” , 活灵活现 , 生动传神 , 有才!


遇到一个小瀑布 , 有铁链和栈道 , 一点也不滑 , 这样的行走才有意思 。 又走了一段路 , 看着冰冻得挺厚实 , 但是也没有全部冻实 , 还可以听到潺潺的水声 。


峰回路转 , 有一个清修的隐居地 , 我提示大家不要吵闹了 , 以免影响 。 我们静静地通过这个小房子 , 这是对清修人的尊敬 。


走到沟的尽头 , 就是一路拔高 , 这段路是之字形上升 , 多歇歇就行 。 其实我们一路上来 , 并没有用冰爪 , 下山的时候再说 。


这面坡有好多漆树 , 割完漆的树树皮裂起 , 树干就枯死了 , 秦岭禁止割漆是有道路的 。
同行朋友问树根下树皮掉了是什么原因 , 我说这是野猪磨獠牙 , 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 不知道对不对 。


这是割漆人搭架子 , 在树干上砸下的楔子 。

到了梁上 , 一看时间都12点多了 , 意味着我们已经走了三个多小时了 , 可够慢的 , 别人都说三个多小时都能登顶 , 不过慢了可以观景 , 不累 。
梁上有个三岔路 , 这里是和旱路汇合的地方 。 旱路和水路都是往下的 , 上山的路向上走就对了 , 千万不要往下走 , 不然返回了就走个寂寞 。

之字形的小路走不久就看到远处的圭峰山 。

走过这个小小的土地庙 , 就到了橡山寺 , 这段路不长 , 我们走了二十多分钟 。 遇到咸阳的这大姐 , 一个人上来了 , 她几十个同伴还在下面的农家乐 , 大姐走得急急忙忙 , 还操心她带的臊子被吃完了 , 要赶紧下去 。
我说她担心得有道理 , 一些人爬山人不行 , 干饭第一名 。


橡山寺在一个小小的平台上 , 这里视野宽阔 , 群山在望 。
我们在拍照的时候 , 听到了“咄咄”的砍柴声 , 在正殿后有位尼师正在忙活 。 道声阿弥陀佛 , 尼师热情招呼我们喝水 。


尼师上演下智 , 给我们当导游 。 从云际寺到橡山寺 , 就是一条龙 , 云际寺在高处是龙尾 , 橡山寺在低处是龙首 。
橡山寺得名两株古橡树 , 橡树有千年树龄 , 那么建寺就有千年 , 那两株古树就是龙的犄角 。 前面1400年的古松 , 就是龙头拐杖 。


橡山寺的风水就在于四周山势 。 远望圭峰山就如同弥勒 , 紫阁峪是护法雄狮 , 在佛家把雄狮也当做释迦的象征 。 望王屋咀方向看 , 群山如万瓣莲花 。

面对云际寺的方向 , 还有一处山石如同白衣观音 。 师父说她吃水就在那巨石之下 , 我说师父你福气大 , 天天吃观音菩萨的净水 。
师父高兴 , 就要给我们倒水喝 , 我赶紧合十:不敢不敢 。 要知道演智师父每天要往返将近一公里担水 , 我可不敢沾这个便宜 。

劵洞的旁边有副对联 , 字有些看不清 , 演智师父给我们指示 , 内容是“李峨王后泛来云外宾 , 幽雅香台岂是世中情” , 横批“存神清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