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深度700米,够全人类喝30年,贝加尔湖为何有这么多淡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注:已获得原作者“飞哥聊科学”分发授权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如果把长江、黄河、珠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洱海等全中国境内所有的江河和淡水湖泊里的淡水聚集在一起 , 恐怕这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 但地球上却真的有这样一个地方聚集了比这还多得多的淡水 , 这个地方就是贝加尔湖 。 这个贝加尔湖到底聚集了多少淡水?这些淡水又是怎么来的?
世界第一淡水湖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的境内 , 总长度636千米 , 湖面平均宽度约48千米 , 而最宽处甚至接近80千米 , 湖面的总面积也接近31500平方千米 , 是地球上面积第八大的湖泊 。
与此同时 , 这座湖泊也是世界第一的淡水湖 , 平均水深700米、最深处甚至达到1630米 , 让贝加尔湖拥有约23.6万亿立方米的巨大容积 , 在这个巨大的容积中聚集了地球上约17%-20%的淡水 。
光说数据可能不太直观 , 我们举个例子 , 中国最大的湖泊是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 , 如果将贝加尔湖中的水倒入青海湖 , 那么可以装满约240个青海湖 。
事实上 , 中国的淡水总量在世界所有国家中排名第六 , 约为2.7万亿吨 , 这个总量已经不少了 , 但是这也仅仅相当于贝加尔湖淡水总储量的1/8 。 而如果按照中国人每年平均的用水量来计算 , 贝加尔湖里的淡水可以供全国人民消耗325年 。
如果换到全世界的角度来看 , 地球上目前总人口接近80亿 , 即使算上以后还要增长的人口 , 贝加尔湖里的淡水也足够全人类喝上30年之久 , 如此丰富的淡水储量当真让人羡慕不已 。 那么这座贝加尔湖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淡水资源呢?
贝加尔湖是如何形成的?贝加尔湖形成于2500万年前 , 是个地质构造湖 。 所谓地质构造湖 , 就是指在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构造盆地上储存大量水而形成的湖泊 。
除了贝加尔湖以外 , 还有很多知名的湖泊也是地质构造湖 , 比如在地质运动剧烈的云贵高原上就有洱海、滇池、抚仙湖等一众地质构造湖 。 湖泊深、水体清澈是这些地质构造湖的共同特点 , 并且因为是在原有的盆地上蓄水产生的湖泊 , 因此这些湖泊也继承了狭长的盆地造型 。
不过有所不同的是 , 贝加尔湖湖底非常深 , 最深处居然能达到1630米 , 这个深度甚至比一些大海都要大 , 这也是贝加尔湖会有这么多水的重要原因 , 因为如果湖底太浅的话 , 即使面积很大也存不了多少水 。
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深度 , 是因为产生贝加尔湖的地质运动非常剧烈 。 我们都知道青藏高原是在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的剧烈碰撞中产生的 , 而两个板块碰撞不仅会让地面隆起 , 也会撕裂地面 , 贝加尔湖就是这次碰撞撕裂地面的结果 。
而且由于这次碰撞产生的地壳活动一直就没有停止 , 所以就像青藏高原还会继续长高一样 , 理论上贝加尔湖也会继续加深 。
贝加尔湖的水是哪儿来的?地质运动可以撕裂地面形成盆地 , 但是想要成为湖泊 , 光有深度还不够 , 必须还要有水源 。 贝加尔湖四周环绕着众多的雪山 , 每到春季山顶积雪消融 , 雪水会形成很多河流 , 流入高度最低的贝加尔湖中 。
据统计 , 总共有336条河流注入贝加尔湖 , 其中最大的一条河就是从蒙古国流过来的色楞格河 , 这条河流约占贝加尔湖总流入量的一半 。 而从湖中向北流出的安加拉河水量远小于这336条河流的注入量 , 天长日久 , 贝加尔湖里就聚集了海量的淡水 , 并且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流动的活水 , 贝加尔湖才不至于变成一个咸水湖 。
除了河流以外 , 地下水也是贝加尔湖一个重要的淡水来源 。 贝加尔湖附近的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 , 而由于贝加尔湖地势最低 , 这些丰富的地下水会通过地层中的缝隙向湖中聚集 。 据统计 , 每天会有大约40万立方米的地下淡水汇入贝加尔湖中 。
推荐阅读
- 福建省 福建适合避暑的县城,年平均气温17.6℃,1千米以上山峰有570座
- 贵州 年平均气温16℃!贵州避暑首选景区,与梵净山齐名被赞森林之王
- 沙县小吃 沪闽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三明文旅将推出更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