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落差110米,鱼是不是跑不了,最大的鱼是什么鱼,多大?


三峡大坝落差110米,鱼是不是跑不了,最大的鱼是什么鱼,多大?


文章图片


三峡大坝落差110米,鱼是不是跑不了,最大的鱼是什么鱼,多大?


文章图片


三峡大坝落差110米,鱼是不是跑不了,最大的鱼是什么鱼,多大?


文章图片


三峡大坝落差110米,鱼是不是跑不了,最大的鱼是什么鱼,多大?


文章图片


三峡大坝落差110米,鱼是不是跑不了,最大的鱼是什么鱼,多大?


三峡大坝落差110米 , 鱼是不是跑不了 , 最大的鱼是什么鱼 , 多大?如果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 , 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 长江干流最大的鱼一定是中华鲟 , 它很可能长到了5米长 , 足足有1000斤重 。 实事实 , 从人类有记录开始 , 长江中出现过的最大的鱼就是中华鲟 , 所以 , 它们也被誉为“长江鱼王” 。

中华鲟 , 已从几十年前的上万头 , 变成如今的极度濒危物种:
而且 , 中华鲟的寿命也算比较长 , 有的可以活到40岁的样子 , 曾经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的部分 , 直到入海口都是它们的栖息地 , 甚至一些其他水系里偶尔也会发现中华鲟的踪迹 , 比如钱塘江和赣江等水系 。 不过 , 如今它们已经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看到这个保护级别就应该明白 , 的确 , 如今的中华鲟已经很难寻得踪影 。

应该不少人都知道 , 中华鲟也被称为活化石 , 这是因为这个物种所属的鲟鱼类动物 , 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一亿多年了 , 这一点可以从地层中出土的北票鲟化石得到证实 。
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 , 研究人员还统计出有野生中华鲟的数量上万 , 但是等到2005年前后的时候 , 中华鲟的产卵数量就在几十年时间里减少了97.5% , 尽管从1983年到2007年之间 , 也有900万尾以上的半成年鱼有序释放到长江里 , 但这个举措并没有对野生中华鲟种群的数量恢复发挥明显作用 。

说到这里 , 应该有人会疑惑到底是什么原因 , 竟然可以让中华鲟种群的数量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不用多说 , 首先大家想到的应该是人为因素 , 的确 , 固然地球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 但是中华鲟同样也曾遭遇过度捕捞 , 由于它们是大型溯河物种 , 所以 , 葛洲坝和三峡大坝这样的水利工程修建后 , 又导致它们无法通过以前的迁移路线返回上游进行产卵 。

最开始 , 葛洲坝建好就阻碍了中华鲟迁徙 , 后来终于在葛洲坝水坝下方形成了产卵场 , 但后来又在葛洲坝上游建了三峡大坝 , 这下又因为水位会在冬天和秋天的时候降低 , 而导致了水温发生变化 。 野生中华鲟现状十分令人担心 , 因为从2014年以后 , 就没有检测到它们自然产卵 , 很明显这个种群出现了繁殖行为异常的情况 。

大峡水库里 , 除了可能存在的中华鲟 , 还有哪些其他鱼生存?
三峡水库很大 , 涉及到重庆和湖北的21个县市 , 当时修建的时候有一百多万人搬迁安置到其他地方 , 有1084平方千米的总面积 。 距离当时大坝坝前水位第一次达到135米 , 时间已经过去了快20年 , 三峡水库当然有很多鱼类动物 , 长江上游会有珍稀鱼类动物被放生 , 比如胭脂鱼、达氏鲟和胭脂鱼 , 而三峡库区的天然生态渔场中 , 更是放羊了数以万计的经济鱼类动物 。

不可否认 , 人类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 难以避免地会对一些鱼类种群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 但随着更多补救措施得到实施 , 不少鱼类动物种群的数量也出现了逐步恢复的势头 。 我想 , 如今三峡水库里最大的鱼到底有多大 , 可能有一米多长 , 一百多斤?这个问题暂时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
因为 , 我们无法确定里面是否有中华鲟这样的大型、却稀缺的巨型鱼类动物 , 尤其是在“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实施以后 , 不管是普通大众 , 还是专门的科研人员 , 都不得在禁渔水域擅自捕捞 。

百年水利水电工程-三峡大坝
早在1918年的时候 , 三峡工程的原始设想就被提出来了 , 大概意思就是通过一个开关来决定水的去留 , 既能满足船只航行 , 又能将水力利用起来 。 不过 , 等到三峡工程真的确定下来怎么修建 , 时间已经是1992年的时候 , 然后等到2年后的1994年12月 , 这个投入两千多亿的水利水电工程终于正式动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