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蛇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白毛蛇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文章图片


白毛蛇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文章图片


白毛蛇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文章图片


在我国云南、台湾等省区生长着一种蕨类植物 , 其特点是附生小型 , 植株高达40公分 , 根状茎横走 , 表面有密的蓬松鳞片 , 黄棕色、棕色或白色 , 叶远生 , 叶柄长10-15公分 , 叶片轮廓三角状卵形 , 基部四回羽裂 , 中部三回羽裂 , 上部二回羽裂 , 人们常叫白毛蛇或杯盖阴石蕨 , 具有药用价值 。 今天我就谈谈这种植物的一些情况 。

一 , 白毛蛇的植物学特点
1 , 名称和分类地位
白毛蛇是别名 , 因为它的根茎有白色鳞片而得名;其正式中名叫杯盖阴石蕨;学名之前在《中国植物志》中记载为Humatagriffthiana(Hook.)C.Chr.或H.tyermanii;之后的《中国植物志》修订为DavalliagriffthianaHook.;别名还有上树蛇、石蚕、阴石蕨、狼尾山草、半圆盖阴石蕨、云南阴石蕨、杯状盖阴石蕨、圆盖阴石蕨等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蕨类植物门骨碎补科骨碎补属小型附生植物 。
2 , 分布和生长环境
【白毛蛇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白毛蛇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广东、广西、台湾、湖南、贵州、重庆等省区;通常生长在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 。
3 , 外形特点
一是为小型附生草本植物 , 根状茎粗 , 横向生长 , 密生棕色或灰白色鳞片 。

二是叶远生 , 叶柄长10-15公分 , 浅棕色 , 叶片轮廓三角状卵形 , 基部四回羽裂 , 中部三回羽裂 , 上部二回羽裂 , 羽片10-15对 。

三是叶革质 , 干后上面浅褐色 , 背面棕色 , 无毛 , 孢子囊群生长在裂片上侧小脉顶端 。
二 , 白毛蛇的主要用途
第一 , 它的根状茎入药 , 全年可采收 ,

洗净晒干可用;其味微苦、甘 , 性凉 , 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等功效;主要含有黄酮苷、有机酸、氨基酸、酚类、糖类等有效成分 。 药用时请遵医嘱 。

第二 , 它的叶片轮廓三角状 , 深绿色 , 根状茎长粗 , 表面有灰白色鳞片 , 形态特殊 , 观赏价值尚高 ,

可盆栽观赏应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