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元活血汤治肝脓肿配方

【原方配方组成】柴胡15克 , 瓜蒌根9克 , 当归9克 , 红花6克 , 甘草6克 , 穿山甲6克 , 酒大黄30克 , 酒桃仁15克 。
【用法】除桃仁外 , 锉如麻豆大 , 每服30克 , 水200毫升 , 酒70毫升 , 同煎至100毫升 , 去渣 , 大温服之 , 食前 , 以利为度 , 得利痛减 , 不尽服 。
肝脓肿是指包膜下或实质脓液聚积 , 为继发性病变 。在临床上把肝脓肿分为细菌和阿米巴性两类 。前者的致病菌以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多见;后者为肠道阿米巴感染的并发症 , 即阿米巴原虫侵袭结肠后 , 再经过门静脉属支而进入肝脏 , 溶解肝组织而形成脓肿 。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 , 及右上腹疼痛 , 不能右卧 , 有触痛和叩击痛等 。
本病属中医学中“肝痛”、“胁痛”等范畴 。认为热毒内侵肝脏 , 腐败成脓 , 瘀血阻滞 , 不通则痛所致 。分为初期(脓肿开始形成)、中期(脓肿已形成)、后期(恢复期 , 脓肿全部吸收 , 胃阴耗伤者) 。本方用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 表现发热、食欲降低、乏力、出汗、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
(1)根据《全国第二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86 , 11:70 , 曾庆骅报道: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柴胡、红花、当归、桃仁、穿山甲、天花粉、大黄、甘草 。每日1剂 , 水煎2次 , 分2次温服 。另用西药:甲硝唑或抗生素 。共治肝脓疡(阿米巴、细菌、混合性)21例 , 全部治愈 。
【复元活血汤治肝脓肿配方】(2)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 , (8):491 , 杨湘生报道: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治愈38例肝脓肿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五型:①瘀血阻络 , 肝郁气滞型13例 , 以复元活血汤为主方:柴胡、当归、红花、穿山甲、大黄、桃仁各10克 , 瓜蒌15克 , 甘草6克 。②肝胆湿热 , 瘀血停滞型14例 , 以本方加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车前子、木通各10克 , 或加茵陈、飞滑石各30克 , 连翘、石葛蒲、白扁豆、藿香各10克 。③热毒炽盛 , 气滞血瘀型7例 , 用本方加野菊花、银花、紫花地丁、土茯苓、蒲公英各15克 , 黄芩10克 。④寒湿郁滞 , 瘀阻经络型1例 , 用本方加制附片、川芎、香附各10克 , 薏苡仁、败酱草、皂角刺各12克 。⑤正虚邪恋 , 瘀毒未尽型3例 , 此型多见于肝脓肿恢复期 , 视情况不同 , 可用本方加白术、川芎各10克 , 熟地、白芍各12克 , 党参、茯苓各15克 。或用本方加青蒿、知母、地骨皮各10克 , 鳖甲、生地各15克 。各方均水煎服 , 每日1剂 。在38例中 , 男35例 , 女3例;年龄16~64岁;病程6天至5年 。阿米巴性肝脓肿8例 , 细菌性肝脓肿13例 , 混合性肝脓肿17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痊愈(超声检查脓腔液平消失 , 体温、白细胞恢复正常 , 右上腹(肝区)及右下胸胁刺痛或胀痛 , 肝肿大 , 恶寒发热 , 恶心呕吐 , 出汗等症状消除)14例 , 占37%;基本痊愈(超声波查液平明显缩小 , 体温、白细胞恢复正常 , 上述症状基本恢复正常)17例 , 占45%;好转(超声波复查脓腔缩小 , 有2例未见缩小 , 体温正常 , 白细胞下降 , 上述临床主要症状好转)7例 , 占18% 。总有效率100% 。治疗时间为13~145天 , 平均34.7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