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珏|张家口:冰雪产业集群崛起,当地人端上“雪饭碗”( 二 )


王珏|张家口:冰雪产业集群崛起,当地人端上“雪饭碗”
文章插图
师鹏飞从天冰制雪机前走过。
除了公司冰雪设备找到中国机会外,师鹏飞也找到自己的机会。他本就是张家口人。原本学习外语的他在石家庄工作,后来又被派驻非洲阿尔及利亚工作。
“张家口本是一个传统工业城市,但企业发展不好,年轻人纷纷外流,”师鹏飞说,“是北京冬奥会让情况有所改变,因为冬奥会的带动,家门口一下子多了好多就业机会,年轻人又选择回乡。”
目前,天冰公司在这个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拥有大约3000平方米的生产办公面积,基本满足了当前的组装、加工。今年,该公司还将上马机加生产线,逐步扩大生产,服务中国的冰雪运动产业发展。
张家口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向采访人员介绍:张家口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规划总面积1743亩,是一个冰雪装备制造基地和冰雪运动体验基地。冰雪装备制造基地占地435亩,总建筑面积为24.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轻型装备生产区、重型装备制造区、办公研发综合服务区、冰雪运动展览中心等四大板块。截至目前,轻型装备车间15栋已全部完工,其中7栋企业已入驻使用;重型装备车间8栋已全部完工,其中6栋企业已入驻使用。总投资超过11亿元。园区向入驻企业实行保姆式服务,并且对入驻企业房租前三年减免,第四年和第五年减半。冰雪运动体验基地占地1308亩。其中,一期占地220亩的林语山谷冰雪乐园已于2020年底建成投入运营。二期计划以“滑雪场+体育主题乐园”双核模式进行建设。
据张家口高新区公布的数据显示,张家口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目前已经签约4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5.29亿元。其中,生产性项目已投产10家,服务性项目已运营12家,累计实现产值5.9亿元。
超越的机会
张家口是华北平原进入内蒙古及晋北地区的门户,地广人稀,发展相对落后。随着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成功冬奥会,张家口就成了世界关注焦点。
一座三四线小城如何抓住机遇?除了传统产业升级、推动现代产业发展的宏观布局外,冰雪成了最直接可取的资源。
张家口市副市长刘海峰对贝壳财经采访人员表示,近年来,该市通过广泛开展交流合作,累计引进冰雪产业项目109项,覆盖了冰雪装备研发制造、现代服务、人才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项目总投资达到556亿元,已有MND索道、M3千禧世代雪板、天冰冰雪设备等51个项目投产运营,全市冰雪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贝壳财经采访人员在张家口高新区看到,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高端制造业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交相辉映,成为昔日偏远小城张家口走向世界的资本。
不仅如此,目前张家口市建成了大型滑雪场9家,拥有高、中、初级雪道177条、总长度164公里,分别占河北省的65%和88%。建成滑冰馆20座,落实精准到人补贴措施,推动滑冰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群众开放,直接参与滑冰体验和培训人数超过6万人。
此外,张家口市建成国家级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13所、省级146所;建成冰雪运动培训基地59家,培训冰雪运动竞技人才近千名,发展校园辅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近万人。
冰雪运动又能拉动旅游产业,据张家口官方统计,仅上一个雪季,崇礼区就实现接待游客246.2万人次、收入2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和87%。据不完全统计,崇礼目前每5人中就有1人从事与冰雪相关的工作,超过3万人直接或间接进入冰雪产业和旅游行业,端上了“雪饭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经过3-5年的培养,张家口已经形成从冰雪运动装备、冰雪运动场地,到教育培训、赛事举办、冰雪旅游全产业发展格局,冰雪成为张家口名副其实的一张王牌。除了冰雪产业外,借着冬奥会的东风,张家口开始全面崛起,产业升级深入推进。目前张家口已经形成汽车制造、数字经济、氢能、风电、农牧业等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昔日钢铁、水泥、矿山已经退出。2021年,张家口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27.8亿元,比2020年增长6.3%,增速比2020年加快2.7个百分点。
王珏|张家口:冰雪产业集群崛起,当地人端上“雪饭碗”】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白华兵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