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清晨,雪后的张家口天气放晴,但气温下跌至零下17摄氏度。60公里外的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正在紧张进行。因为疫情防控的要求,许多观众没能身临比赛现场,张家口人扫雪除冰,正常工作,一如既往。
在国际大赛中,张家口一切正常——忙碌而安静。社区外,一个个疫情防控点,防控人员跺着脚御寒。而这样的防疫状态已经持续好几个月。
来自冰雪的盛典——冬奥会让张家口抓住了新机遇,把昔日风大雪厚的自然劣势变成发展优势,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加持下,推动区域冰雪产业强势崛起。
2022年冬奥会共有冬季两项、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等六类雪上项目在张家口赛区进行。张家口将产生51枚冬奥会金牌和46枚冬残奥会金牌。与体育赛事相呼应的是,冬奥会之下的张家口也开启了“比赛”模式。在这场与自己较量中,其地区发展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连日来,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深入张家口的街巷、园区,探索这场源自冰雪的发展大考。
文章插图
2月15日中午,张家口一个孩子在户外的天然冰场快速滑过。白华兵 摄
天性的释放
按照约定的电话打过去,王珏已经等候在公司。起初贝壳财经采访人员还把这位戴着眼镜、有些瘦弱的小伙当成职业经理人,而随着了解的深入,才发现眼前这位正是滑雪装备国潮品牌COSONE(科万)的创始人。
从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学习项目管理归来的王珏原本在国内一流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上班,拿着让别人羡慕的年薪,与冰雪产业毫无瓜葛。然而,当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成功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时候,他坐不住了。2016年,怀揣着工作不久攒下的几十万元积蓄,还有母亲一个朋友的20万元“风投”,在北京的一幢写字楼里,带着两三个人开始创业。当时,滑雪装备产品几乎全是国外品牌。王珏要打造一个具有中国品质、充满中国文化的滑雪装备品牌。
做税务师事务所的母亲成了王珏第一位天使投资人。“一直投到现在,”王珏说,“虽然现在的年营业额已经达到千万元,但是由于研发的投入和应收账款、存货等因素,持续投资少不了。”
王珏把自己称为“门外汉”,“是不停地去填平一个个坑,才有今天的”。经过几年发展,COSONE(科万)在国内滑雪装备市场中崭露头角,但也很快遇到发展瓶颈——公司亟待降低成本、扩大生产。张家口就成了不二之选。
作为冬奥之城,张家口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已经在建设当中。“2019年,COSONE(科万)是第一批进驻园区的企业,当时道路还没有完全铺好,但是公司的发展已经等不及。”王珏告诉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COSONE(科万)的经营业绩每个雪季翻一番,从一开始的营业额300万元,到2020年的800万元,而2021冬到2022春的雪季将会突破2000万元。
王珏认为,冰雪产业在国内刚刚起步,当前仅仅300万人会购买滑雪装备,而未来5年购买滑雪装备的人数将会接近1000万人,滑雪装备的个人消费也将从目前的30亿元左右向上突破100亿元。这个赛道充满机遇。
目前COSONE(科万)已经形成200多个单品,而直接合作厂家达到100多家。除了线上销售,COSONE(科万)已经开设1家直营店、10家合作店。2022年,还将开设5-10家直营店。对于上市,王珏没有想过太多,虽然做金融出身,但他最想做好的只有品牌。他觉得冰雪装备市场上,太缺少懂中国人的国潮品牌了。
战略的选择
虎年正月十四的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大型铲车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中正在进行除雪作业,驻园企业过完春节后正在陆续开工。
文章插图
张家口降雪进行中的除雪工作。白华兵 摄
园区南侧的天冰冰雪设备公司是源自意大利的一家冰雪设备制造商,在全球享有盛誉。随着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成功冬奥会,天冰开始寻找中国机会。
“2018年,张家口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刚刚开工建设,就把我派了过来,一方面对接工作,另一方面提前熟悉工作环境,进行开工准备。”天冰张家口公司负责行政工作的师鹏飞告诉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这一年,天冰落户张家口,在高新区布局中国的制雪车等冰雪设备组装、生产基地。“就是我们公司的制雪车、浇冰磨冰车在这次冬奥会上得以露脸。”师鹏飞十分自豪。
推荐阅读
- 京郊|雪场、民宿、乡村旅游,延庆让冰雪变“白银”
- 冬奥会|他们是怎样炼成的?揭秘中国首批高山“滑雪医生”
- 脚步|用脚步丈量“中国高度”
- 冰雪梦|从四季滑雪样板间到“金针菇”旱雪 四川人实现“冰雪梦”
- 吴勇|中国南方落差最大、雪道最长 四川茂县太子岭滑雪场满足你的“冰雪瘾”
- 居庸关|(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组委组织闭环内媒体工作者登居庸关长城
- 上海|上海的这座小众公园又靠颜值抢镜了
- 东北人|男子从三亚飞哈尔滨,下飞机时仍穿短衣短裤:耐寒是东北人的特点,勿模仿
- 王下乡|大山黎村“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