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战事直接触及张家口堡的不多,与其不在第一线有关。当然不在第一线的堡城也可能成为焦点,比如东路怀来卫的土木堡,1449年,明英宗在此被蒙古瓦剌部俘虏。之后瓦剌攻居庸关不克,改走紫荆关直逼京师,被兵部尚书于谦指挥明军击退。于谦说,居庸关和紫荆关都称咽喉,有人认为居庸更重要,但外敌攻居庸关难而打紫荆关容易,想要保卫京师,紫荆关不可不防。此言不虚,不过如果宣府平安,居庸关和紫荆关都无危险。
张家口堡不是第一线,也非防线中心,但它的地位不断提升,因其交通和贸易上的位置举足轻重。
自古张家口区域既是中原与草原碰撞的焦点也是两者交流的通道。明代也不例外,虽多战事,但贸易不断。隆庆年间张居正主政与鞑靼议和,推行互市,宣府互市地点在张家口堡和新开口堡。1613年,为方便贸易,在张家口堡北约5公里处建来远堡,称上堡,归张家口堡管辖,张家口堡称下堡。之后,上堡与下堡往来密切,相通互连,形成今张家口市区雏形,也逐渐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
文章插图
大境门。朱旭东摄
万里长城第一门
紧邻北京是张家口位置优势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它处在外长城与北京通往欧亚大陆腹地道路的交会点。
明长城绵延万里,北京经张家口通往蒙古高原以至西伯利亚的道路更为漫长。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冲突不断,长城因此而出现,但从历史长河看,合作终究大于对抗,开放终究大于封闭,互利共赢终究大于零和博弈。正缘于此,因防务而生的张家口,终在长城线上打开大门,由军堡变成交往交流、互通有无的城市,并因此而兴旺发达、超越同侪。
明开设马市共11处,张家口堡很快成为贸易最多的一处。黄时昉《国史唯疑》中说,张家口本荒凉边界,开马市后,缎布买自江南,皮毛卖到湖广,物丰民安,商贾云集,如中原城市一般繁荣。明建来远堡,设营房300间,司税房24间,兼顾屯兵和贸易,据《万历野获编》记载,不仅宣府镇,西边大同、东边蓟辽的货物都集中到张家口一地,市场上搭满了帐篷,想找块地开张,尺寸地没有几千钱拿不下来。
为方便商业往来,明在来远堡西侧长城上开了个门。这个门后来没入土中,2007年地方文物部门进行抢险挖掘使之重见天日。门在来远堡西50米处,高2.4米,宽1.62米,仅容一辆牛车通行,东西两面有高墙形成瓮城,两道城门均为千斤闸而不是双扇门,显然军事防备仍是明代宣府镇的主要使命。或是因处在京师以西,称西境门。
1644年明清易代,清廷建立了草原统治体系,张家口区域防卫作用减弱,贸易需求大增,清廷于是在西境门以西100米长城上开出一座大门,拱门长13米、宽9米、高12米,应是其比西境门大,称大境门,西境门后来被称为小境门。
文章插图
大境门火炬传递。朱旭东摄
大境门不设瓮城,无城门楼,有“万里长城第一门”之称,已成张家口地标。2月3日,冬奥会火炬在大境门进行了传递,这里是张家口赛区5个传递点之一。
明长城中称为口的关隘不少,独石口、杀虎口、古北口等都很有名,军事意义、交通位置、历史地位不亚于甚至高于张家口,今规模、建置均不能与张家口同日而语。
独石口在明代是宣府镇北路路城,在清代与张家口同列口北三厅,人口最多时4万多人,今人口不到当年十分之一,为张家口市赤城县独石口镇。1650年(顺治七年)清廷在北疆设立两大税关,张家口和杀虎口。杀虎口最盛时有5万人,今是右玉县杀虎口村,户籍人口不足一千。
张家口的兴起,与张库大道和京张铁路相关。大境门通行后,由此通往库仑(乌兰巴托)的张库大道开始了二百多年的繁盛。张库大道承续明代茶马互市,贸易种类、范围更为广泛,涉及长江以南到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亚广大地区。
那时大境门外,货物堆积如山,客商成群结队踏上征程。这路风光无限、风险无限,“饥渴劳病,寇贼虫狼,日与为伴”(何秋涛《朔方备乘》)。对商旅来说,飞雪无诗意,是灭顶之灾,草原人称“白灾”,危害是灭绝性的,需靠有经验的向导带领着向风口走,风口存不住雪,人畜不被埋,牲口还能刨开浅雪找草吃。(刘振瑛主编《品评张库大道》)
推荐阅读
- 绿电|看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场馆如何实现100%绿电供应
- 北京冬奥会|寒假滑雪冬令营成热门 亲子家庭拉动冰雪消费升级
- 美景观|千里冰封,万里“雪龙”!雪后箭扣长城美景来了
- 园艺市集|60多种产品线下迎客,青岛新春首场园艺市集开集
- 风水林|走进中国“碳票”第一村,看空气如何变成“钱”→
- 坎巴热汗· 新疆温宿:因户制宜 打造菜单式“产业一条街”
- 中国共产党 华彩绽放!北京八达岭,今晚“亮”出最美夜长城
- 清华大学 专家学者聚会安徽黄山共谋创新智慧文旅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