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霜降没见雨,必定暖到冬”何意?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

今年霜降节气开始于10月24号,现在正处于霜降期间,在我们家乡正是红薯收获上市的季节,家家户户都赶紧着把红薯收回家储存起来或者卖掉,因为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红薯很容易受冻害,而变得一文不值 。

【农村俗语“霜降没见雨,必定暖到冬”何意?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过完正式到了冬季,现在的天气逐渐变冷,前几天甚至出现了零下的低温,早晚温差越来越大,早晨和傍晚要穿棉衣,而中午却仍然比较炎热 。

霜降节气,天气越来越凉,早晨起来,大地白蒙蒙的一片,结了一层白色的小冰晶,这时大部分不耐寒植物开始停止生长,很多动物,昆虫开始蛰伏准备冬眠,万物萧瑟 。

我国自古是农业社会,农民种地为生,天气变化对农业收成影响非常大,为了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从而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劳动人民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天气变化规律,不断总结,从而在各地形成了很多预测天气的农谚俗语 。

“霜降没见雨,必定暖到冬”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霜降节气没有下雨,那么冬天天气就会比较暖和,相反如果霜降期间雨水比较频繁,那么天气就会冷的比较早,即将来临的冬天相对就会比较寒冷 。

在我们当地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如果秋季雨水偏少,天气凉快的就比较晚,冷暖空气交汇对流往往会形成雨水,如果在霜降节气雨水偏少,那么说明今年冷空气南下不频繁,这种情况就好持续到冬天,会形成暖冬的气候特征 。

听老一辈的说,那时候天气比较正常,该冷的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每年到了霜降节气往往十分寒冷了,棉衣棉被早都拿出来了,到了现在受各种因素影响,冬天相对以前来说,是越来越暖和了,频繁出现“暖冬”的天气状况,寒冷也在不断往后推迟,现在确实感觉即使是寒冬也冷不了几天就过去了 。

今年霜降节气,虽然到了深秋季节,但是我老家河南中西部地区整体上雨水偏少,气候干燥,现在白天温度仍然较高,这几天气温都是在20-25°C左右,相对比较偏热,农作物的收成也相对晚了一些 。

“霜降没见雨,必定暖到冬”,以霜降节气期间来判断是暖冬还是寒冬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要不然也不会流传至今,不过我国地域辽阔,比如现在河南地区和山西北部气温相差了将近8°C左右,南北气候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农谚也只适用于局部地区 。最近几年受厄尔尼诺等多方面的影响,全球气温都有整体升高的趋势,有关专家已经说了今年很大可能还是暖冬,气温偏高 。

其他网友观点

人类生活动静大,

促使气候多变化 。

霜降无雨暖到冬,

俗话兑现已无法 。

(一)

其他网友观点

霜降不下雨,心定是暖冬 。我们农村有这样的说法,意思是在霜降这天没有下雨,是晴天,就说是要干冬,整个冬天晴多雨少,很暖和 。也就是还会有十月小阳春,比如樱桃树还会开花,象泰一样 。但是在进入腊月,大寒季节还是很冷的 。我们这里的农村有句俗话叫做雪不落雪在,雨不下雨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