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饮食 预防手足口病宝宝饮食的4个误区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 , 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 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 一般3岁左右发病率最高 。所以家长应改善手足口病宝宝饮食避免进入以下饮食误区 。
误区一:患病期间吃素
手足口病宝宝在患病期间饮食要“全素 , 不动荤腥” 。这是不对的 。因为完全吃素 , 把牛奶、鸡蛋等营养品排除在外 , 营养质量不够 , 缺少优质蛋白质 , 而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 故全素不妥 。
误区二:让宝宝喝冷牛奶去暑热
尚未加热的鲜牛奶 , 会因蛋白过敏而导致铁的丢失 , 造成宝宝营养失衡 , 而冷凉的食物同时也会刺激手足口病宝宝的胃肠道 , 导致腹痛、腹泻 。
误区三:鲜榨豆浆放久点没关系
鲜榨的豆浆如果放置时间过长 , 会使细菌繁殖 , 食物变质 , 加重手足口病宝宝胃肠道的不适 。所以鲜榨的豆浆放置时间不可超过四个小时 , 最好是两个小时内喝完 , 保证患儿食物的新鲜 。
【宝宝饮食 预防手足口病宝宝饮食的4个误区】误区四:急性期口味重
手足口病宝宝生病时精神状态及胃肠道的消化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 刺激性大的食物会加重宝宝胃肠道的负担 , 造成宝宝口腔及胃肠道的不适 。所以手足口病宝宝急性期家长需准备清淡易消化、温度适宜的流质食物 , 避免食物对手足口病宝宝口腔及胃肠道的刺激及损伤 , 促使营养较好的吸收 , 家长也可以给宝宝准备一根吸管 , 缓解宝宝对进食时口腔疼痛的抗拒情绪 。
手足口病宝宝应少食多餐 , 维持其基本营养需要 , 待宝宝进入疾病恢复期时 , 食物就可以逐渐改为泥糊状和正常饮食 , 选用一些患儿感兴趣的食物以提高食欲 , 摄入高热量、高营养素供给患儿每日活动所需 。另外一岁以内的宝宝在生病期应减少辅食量或暂停辅食 , 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