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参考消息》20日刊登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报道《新实验证实鱼类也有自我意识》 。 报道摘要如下:
3年前 , 日本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个让人惊讶且不同寻常的研究结果:一些专门清理其他海洋生物身上寄生虫和死皮的裂唇鱼通过了用镜子进行自我识别的测试 。
这项测试的内容是在裂唇鱼身体的某个部位——通常是喉咙区域做一个只能在镜子反射中间接看到的棕色标记 。 在进行实验的4条裂唇鱼中 , 3条在游向镜子后触摸或刮擦了标记 , 从而证实了鱼的自我识别能力 。
为了检验测试结果 , 日本科学家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动物行为研究所和瑞士纳沙泰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合作 。 专家将样本量增加到18条裂唇鱼 , 结果其中17条(即94%)裂唇鱼表现出与之前研究相同的行为 。 他们强调说 , 这项新研究“不仅是动物认知研究的进步 , 也是认为人类才有自我意识的心理学研究的进步” 。
在新研究中 , 科学家们在鱼身上做了一个棕色标记 , 它看起来像一种小型寄生虫 , 这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 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 , 是因为从猴子、猪、狗和羊等进行了类似研究但未能通过镜子测试的动物实验结果来看 , 最好的实验标志是在自然环境中不会引起它们害怕的标志 。
但是鱼怎么会知道镜子里出现的是自己而不是其他动物呢?
动物看自己的影像会经历3种状态:首先它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因为它可能将镜子中的图像视为另一种动物;然后它表现出不自然但非攻击性的行为——因为它确认镜子中的影像不是另一种动物;最后它停止攻击 , 反复注视着自己的身体 。
最后一个状态说明可能产生了自我识别 , 因为鱼可能看到标记并尝试抓挠它 。 这种行为发生在对裂唇鱼的第一次实验研究中 , 但问题是如果移动镜子 , 裂唇鱼是否会再次出现攻击性 。
【标记|鱼类也有自我意识】为了测试这一点 , 该团队将裂唇鱼转移到一侧有镜子的水箱中 , 3天后又将它们转移到另一侧有镜子的水箱中 。 在任何水箱中 , 鱼儿都没有表现出对自己形象的攻击性 。 (完)
推荐阅读
- 标记|新实验证明:鱼类也有“自我意识”
- 检测|企业动机是什么?30 秒截一下员工屏幕,在家也有被检测可能
- 内伤|任天堂:Switch摔地上即便屏幕没碎 可能也有“内伤”
- 地板|任天堂:Switch摔地上即便屏幕没碎 可能也有“内伤”
- Github|元宇宙里也有魔法师:Unity模块加苹果LIDAR,你也能手搓魔法光球!
- IT|揭秘:动车上也有“黑匣子”?
- 新浪科技综合|“鸡头防抖”为啥如此NB!什么?其实人类也有这功能?!
- 市场资讯|应届生怒怼管理层后续:已离职、被标记永不录用?腾讯张军回应...
- 人物|马斯克讽刺燃油车起火更多:内燃机也有外燃倾向
- Google|Google Drive被指将无辜文件标记为侵犯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