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费堪比贩毒,福建小城曾有20万人前往美国打工,结果咋样了?

【偷渡费堪比贩毒,福建小城曾有20万人前往美国打工,结果咋样了?】

偷渡费堪比贩毒,福建小城曾有20万人前往美国打工,结果咋样了?


文章图片


偷渡费堪比贩毒,福建小城曾有20万人前往美国打工,结果咋样了?


文章图片


偷渡费堪比贩毒,福建小城曾有20万人前往美国打工,结果咋样了?


文章图片



文|华商韬略吴苏
论GDP , 福建完全不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的对手 , 河南、四川、湖北也高出它一截 , 但为何福建人总给人很有钱的感觉?
对于这个问题 , 有网友认为 , 一个主要原因是 , 福建华侨多 , 他们在国外赚了钱 , 输送回国内 ,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 使当地也富了起来 , 造成“大家都有钱”的印象 。
现实确实如此 , 最典型的例子 , 当属郑和下西洋的开洋地 , 即福建小城长乐 。
媒体曾报道 , 长乐华侨华人超50万人 , 仅美国就有20多万 , 他们不仅在国外站稳脚跟 , 还和国内亲友产生了密切的经济联系 。 数据显示 , 21世纪初期前后 , 长乐人经银行正规渠道汇回的美金约有10个亿 。

要知道 , 长乐和福建很多地方一样 , 山多地少 , 人均只有几分田 , 依靠种田难以维生 , 只能做海员或者前往国外 。
长乐人源源不断奔赴国外 , 汇回的巨额侨汇滋养着长乐的经济 , 催生钢铁和纺织两大支柱产业 , 尤其是钢铁业务 , 规模之大令人惊叹 。
长乐人不仅自己打造钢铁厂 , 还大力投资钢铁厂 , 建立了中国民营钢铁企业最大的商帮 。 网友算过一笔账 , 全国“长乐系”钢铁厂超500家 , 高峰时期产能达到1.5亿至2亿吨 , 可以和全国钢铁生产领头羊河北省掰一掰手腕 。
重点在于 , 长乐人不是靠某个大佬砸下巨资 , 而是以家族为纽带 , 亲戚朋友都集资入股 , 多则几百上千万 , 少则5万或10万 , 风险共担 , 有钱一起赚 。

到国外谋生 , 汇钱回来帮助发展地方经济 , 进而投资出钢铁帝国 , 怎么看都是一个极其励志的故事 , 背后却饱含黑道式的盘剥和个人谋生的辛酸 。
这首先是因为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要想出国 , 并不容易 , 大多数人都得依靠偷渡 。
对于长乐人来说 , 他们需要躲在集装箱内 , 忍受极限生存般的煎熬 , 等着船只在大洋彼岸停靠 , 有时因船只搁浅出现溺水身亡的现象;对于从事偷渡的“蛇头”来说 , 这却是一门暴利生意 。
媒体称 , 上世纪80年代 , 海路偷渡到美国价格是1.8万美元 , 到90年代 , 价格涨到4万美元 , 21世纪又飙升到8万美元 , 高得连媒体都感叹“与贩毒利润不相上下” 。
你可能疑惑 , 长乐人多地少 , 生存都难 , 怎么掏得出如此高昂的偷渡费?
答案很简单 , 有资金需求 , 便有人提供借款 。 比如 , 被称为“偷渡皇后”的郑翠萍就设立地下钱庄 , 不仅借钱给付不起偷渡费的华人 , 还会安排他们在自己的工厂里做工 , 甚至这些华人汇钱回家 , 只需要把美元送到她手中 , 留下亲属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 国内的家人两三天就能收到她派人送去的钱 。

郑翠萍榨取同胞的钱 , 可是心狠手辣 。 别的不说 , 仅仅是偷渡费年息就高达30% , 按照媒体的说法 , 郑翠萍运送超过3000名福建偷渡客进入美国 , 即使只算偷渡费 , 她也狂赚超过4000万美元 。
经由郑翠萍这些“蛇头” , 长乐人得以进入美国 。 第一代华侨中 , 很多人会到工厂、餐馆打工 , 长乐华侨张胜旺透露 , “工资很低 , 有的要打两份工 , 每天工作16个小时” 。

在美国 , 长乐人省吃俭用、辛苦打拼 , 积攒下来的钱算做第一桶金 , 当第二代人到美国 , 这些钱被用来开餐馆 。 至此 , 长乐人拥有了自己的事业 , 随着餐馆生意越做越大 , 不是投资房地产、钢铁、纺织 , 就是创立教育基金会 , 让子女进入美国名校 。
投资建树不少 , 教育基金也硕果累累 。 举个例子 , 2015年 , 福建本地媒体介绍 , 仅长乐张村 , 就培养出18个哈佛大学毕业生 , 更出现“一门三哈佛”的传奇 。
看到这里 , 很难不为长乐人的坚韧不拔、努力奋进的精神所感动 。

他们的付出不只给家人带来好生活 , 还促进了家乡乃至福建的发展 。 如今 , 长乐成为福州市的一个区 , 2019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科技创新百强区 , 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1003亿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