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药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天台乌药(《理伤》),天台乌、台乌(《汇编》) 。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 gata(Sims) Kos term.的干燥根 。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南、广东等省 。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 。
【历史沿革】唐代有乌豆酒煮后焙干法(《理伤》) 。宋代有炒令黄色(《博济》),炒令黑烟起(《证类》),炭火烧存性、微炒(《总录》),醋炒法(《宝产》) 。元代有炙法(《瑞竹》) 。明代有酒浸(《普济方》),去木(《奇效》),去皮心略炒(《入门》),童便制(《仁术》),瓦罐内煨过(《禁方》),酒炒法(《通玄》)等 。清代有醋磨(《大成》),米泔水浸炒(《辨义》),煅法(《备要》) 。现行有炒制(《江苏》),麸制(《贵州》),醋制、酒制(《河南》),酒麸制(《江西》),盐麸制法(《集成》)等 。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未切片者,除去细根(《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切制未切片者,除去细根,大小分开,浸透,切薄片,干燥(《中国药典》1995年版) 。
炮制
1.炒制
取净乌药片,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江苏》) 。
2.麸制
取净乌药片,用麦麸炒至微黄,筛去麦麸即得(《湖南》) 。
将锅放在大火上烧至微红,取蜜制麦麸洒人锅内,待浓烟起时,将乌药片倒入,迅速翻炒至老黄色,取出,筛去麦麸即可 。每乌药片100kg,用蜜制麦麸12.5kg(《贵州》) 。
3.醋制
取乌药片与醋拌匀,略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带焦斑为度 。取出,放凉 。每乌药片100kg,用醋12kg(《河南》) 。
4.酒制
取乌药片,加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尽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干 。每乌药片100kg,用黄酒12kg(《河南》) 。
5.盐制
取盐水加入乌药片中,拌匀,润至盐水被吸干,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每乌药片100kg,用盐3kg(用12~15kg水溶解)(《实用中药炮制》) 。
6.酒麸制
取乌药片,用酒喷润,稍闷,置锅中与麦麸炒至金黄色 。每乌药片100kg,用黄酒12kg(《江西》) 。
7.盐麸制取麦麸炒热,加人经盐水润半小时的乌药片,炒3~4分钟,至呈淡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乌药片100kg,用食盐2.5kg,开水12.5kg,麦麸12.5kg(《集成》) 。
【成品性状】乌药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薄片 。外皮黄棕色或黄褐色 。切面黄白色或淡棕色而微红,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中心颜色较深 。质脆 。气香,味微苦、辛,有清凉感 。
【性味与归经】辛,温 。归肺、脾、肾、膀胱经 。
【功能与主治】顺气止痛,温肾散寒 。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 。
【用法与用量】3~9g 。
【处方应付】处方写乌药、台乌付生乌药;其余各随方付给 。
【炮制作用】乌药经盐炙后,能引药人肾,增强温肾散寒的作用 。酒麸制后能增强行气宽胸、散寒止痛、健胃的作用 。酒炙能行气 。醋炙能下气 。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1%~0.2%,油中主要成分为龙脑、柠檬烯、a-及β-葎草烯和壬酸等 。另含钓樟环氧内酯、钓樟内酯、异钓樟内酯、新钓樟内酯、钓樟揣内酯、钓樟烯酮、钓樟烯醇、钓樟烯醇乙酸酯、异氧化物钓樟素、乌药酸、兰香油烯、异吉马呋内酯、表二氢异钓樟内酯及异呋吉马烯等 。尚含新木姜子碱及谷甾醇等成分 。
【乌药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贮藏与保管】置阴凉干燥处,防蛀;酒乌药、醋乌药,密闭,贮于阴凉干燥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