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茯苓汤的出处来源
出处来源(《金匮要略》)
【防己茯苓汤的出处来源】药物组成:茯苓18g,防己、黄芪、桂枝各9g,甘草6g,
功效主治:益气通阳,健脾利水消肿 。治阳虚皮水证 。症见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 。
方解:本方即防己黄芪汤,去白术,加桂枝、茯苓而成 。方中主药防己散在表之水气,茯苓导水湿下行;黄芪温阳益气,助黄芪去表之水气 。桂枝通阳达表,协茯苓化气利水 。甘草益气健脾 。诸药合用,体现益气健脾与通阳利水药同用,邪正兼顾的配伍特点 。
药理研究:利尿,强心,抗微生物,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健胃,增强吞噬和免疫功能,镇痛 。其中汉防己扩张血管,降血压,利尿,镇痛,解热,抗炎,抗过敏,抗痢疾杆菌;黄芪、甘草增强吞噬和免疫功能,
改善消化功能,抗微生物 。黄芪利尿,甘草保肝,抗炎,解毒;茯苓利尿,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调节电解质平衡,降血糖;桂枝发汗解热,抗菌,抗病毒,健胃,桂皮醛能镇痛,镇静、抗惊厥 。
临床应用:本方为治阳虚皮水的常用方剂 。以四肢浮肿,小便不利为据 。如水肿,皮肤作胀者,加大腹皮、冬瓜皮;小便短少者,加猪苓、泽泻;膀胱气化失司者,加白术、葱白;疲乏无力者加党参、白术;畏寒肢冷者,加附子、干姜 。用于特发性水肿,急慢性肾炎水肿,心源性、肾源性、营养不良性水肿属阳虚皮水为患者 。
现代制剂:汤剂 。
用量用法:水煎,一日一剂,分3次温服 。
本方歌诀:防己茯苓桂甘芪,益气通阳利水剂,阳虚皮水肢浮肿,聂动无汗尿不利 。
推荐阅读
- 防己黄芪汤的出处来源
- 泽泻汤的出处来源
- 猪苓汤的出处来源
- 藿朴夏苓汤的出处来源
- 果汁水绿豆汤灭掉孩子的内火(五谷食疗)
- 吃饭时先多吃些蔬菜后喝汤(蔬菜食疗)
- 五行蔬菜 提高免疫力(蔬菜食疗)
- 南瓜蹄髈汤怎么做 家常南瓜蹄髈汤
- 番茄牛腩汤家常做法 番茄牛腩汤怎么做好吃
- 木瓜汤的禁忌 木瓜汤的禁忌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