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良姜(《局方》) , 小良姜(《中药志》) , 海良姜(《山材学》) 。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 c in arum Hance的干燥浪袋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等省 。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及残留的鳞片 , 洗净 , 切段 , 晒干 。
【高良姜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历史沿革】唐代有火炙令焦香、酒煮法(《外台》) 。宋代有炒(《苏沈:) , 微炒(《证
类》) , 炒令黑色(《总录》) , 麻油炒(《普本》) , 斑蝥制(《局方》) , 油炒(《传信》) , 壁土炒(《朱氏》) , 炮法(《急救》) 。元代有炒成灰法(《丹溪》) 。明代有沸汤泡焙、米醋煮、煨制、黄土炒(《普济方》) , 用新壁土、斑蝥、巴豆仁、陈仓米四制 , 青盐炒(《奇效》) , 用吴茱萸、东壁土炒(《纲目》) , 同蓬术、三棱醋煮法(《准绳》) 。清代有煅黑(《集解》) , 用猪胆汁浸 , 东壁土炒(《指南》) , 醋泡(《良朋》) , 酒炒法(《增广》)等 。现行有净制、切制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 。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 , 洗净(《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切制洗净 , 润透 , 切薄片 , 晒干(《中国药典》1995年版) 。
【成品性状】高良姜:为类圆形或不规则的薄片 。外皮棕红色至暗褐色 。切面灰棕色或红棕色 , 纤维性 , 中柱约占1/3 。质坚韧 。气香 , 味辛辣 。
【性味与归经】辛 , 热 。归脾、胃经 。
【功能与主治】温胃散寒 , 消食止痛 。用于脘腹冷痛 , 胃寒呕吐 , 嗳气吞酸 。
【用法与用量】3~6g.
【处方应付】处方写高良姜付生品 。
【炮制作用】使药物净洁 , 便于调剂和制剂 。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 , 油中成分有桉油素、蒎烯、莰烯等 。黄酮类成分有高良姜素、高良姜素-3-甲醚、山柰素、山柰酚、檞皮素及其-葡萄糖甙混合物 。还含有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鞣质、脂肪、淀粉等 。
【贮藏与保管】置阴凉干燥处 , 防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