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的第一位院士( 三 )



SpaceX成立之初 , 马斯克只能边做边学 。 他用了几个月时间专心研究航天工业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 启蒙知识大都来自教科书 。 凭借非凡的专注力和天才的头脑 , 马斯克快速通过书本树立知识框架 。
在SpaceX聘请了一个又一个的天才之后 , 马斯克开始向同事们学习 。 他会在工厂里随便抓一个工程师 , 然后开始追问他有关阀门或材料的问题 。 不停地提问 , 直到弄明白一个问题为止 。 这些员工开始都以为马斯克在检查他们的工作能力 , 但后来才发现他在试图学习 。

尽管马斯克并非航空航天专业 , 但在经营SpaceX短短几年后 , 他凭借极强的自学能力 , 成为了一名业界公认的航天专家 。 在《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书中 , 作者Ashlee Vance进行大量调研、采访后 , 对马斯克给出了一个评价『很少有技术公司的CEO , 专业程度能达到马斯克那样的水准』 。
硅谷传奇的故事中 , 主角往往是一对黄金搭档:一个对市场有超强洞察力的商业奇才 , 另一个是精通技术的天才极客 , 譬如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 。
而马斯克 , 一人分饰两个角色 。 他既是CEO , 也是CTO;他既是老板 , 也是一名工程师 。
为什么马斯克执着于SpaceX?
马斯克曾经说过:如果只是为了增加身家 , 他不会选择创办SpaceX或是投资Tesla , 而会去做金融业、石油业 。
27岁时 , 马斯克就收获2200万美元资产 。 换做其他人 , 十有八九会买个农场 , 然后天天躺在草丛里晒着太阳数牛羊 , 剩下的钱放在银行里投资 。

但马斯克选择了继续折腾 , 不仅投入大量的心血 , 牺牲个人享乐的时间 , 还意味着要放弃本已安乐的人生去面对变幻莫测的风险 。 低谷时 , 马斯克都要通过抵押房产来维持SpaceX的运营 , 差点就要带着老婆、孩子睡地下室了 。
为什么马斯克这么执着于SpaceX呢?
因为SpaceX的太空旅行 , 能够帮助马斯克实现最终的梦想——火星移民 。

在马斯克的回忆中:人们常会问我长大要做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 。 后来我想 , 搞发明应该会很酷吧 , 因为《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CBE曾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 , 都与魔法无异 。 ”
而且马斯克对世界的认知也和大家不一样 , 他一直有种存在式的危机感 , 一直想找出生命的意义何在、万物存在的目的 , 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有办法让知识愈来愈进步 , 让人类意识的规模与范畴日益扩展 , 那么才更有能力去提出正确的问题 , 得到更多的启迪 。
人类为自身的文明成就感到骄傲 , 然而从宇宙的视角来看 , 我们存在的全部辉煌历史和人间一切的悲欢离合 , 都不过是在一颗微不足道的“暗淡蓝点”上演绎而已 。 地球如此渺小脆弱 , 只是在广袤宇宙中漂浮的一粒微尘 。
全球变暖、核战争、变异的流行病毒…种种灾难性的事件 , 都可能把这个暗淡的蓝点从太空中抹去 , 让人类难逃灭亡的厄运 。
年少时 , 马斯克最喜欢的科幻小说是Douglas Adams的《银河系漫游指南》 , 小说的主题就是人类的存在危机 , 而马斯克也试图在宇宙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

抱着最悲观的态度 , 做最积极的事情 。 这就是马斯克 。
截至目前 , 马斯克担任CEO、创始人或重要管理者的企业共有7家 , 分别是特斯拉(电动汽车)、SpaceX(火箭发射与回收)、The Boring Company(基础设施和隧道建设)、Hyperloop(超级高铁)、OpenAI(人工智能)、Future of Life Institute(生命未来研究)、Neuralink(大脑芯片) 。

短短的十余年间 , 马斯克所率领的创业公司之所以能在一波三折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 恰好是他的价值观、思维习惯、性格和能力的综合因素 。
最后一个彩蛋
有多少人喜欢马斯克 , 就有多少人讨厌马斯克 。
但无论你多么讨厌他 , 也不能否认: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马斯克 , 一定会无聊很多 。 正是马斯克的疯狂 , 再次让我们相信人类可以改变世界、技术可以改变生活 。
马斯克目前育有六个孩子 , 最小的孩子名字叫做「X ? A-Xii」 。 马斯克表示:这个孩子没有性别 , 想等孩子长大后再自己判断 。

是的 , 马斯克就是这么神奇的一个人 。
【火星上的第一位院士】(图/文/摄:皆电 唐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