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老人捡7斤铁棍,熔炼后卖了1.2万元,专家:国家损失3个亿( 二 )
老人捡到了一个不纯的金棍子,哪怕再值钱也不至于惊动考古人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件事情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
在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柴登村,曾经发现了一个战国时期的遗迹,被人们命名为“阿鲁柴登墓” 。
文章图片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地方曾经是游牧民族的牧场,也是中原王朝战争的前线 。
人们发现这里是因为一次偶然,当时当地的居民在这里活动时,经常发现一些古代遗留下来的动物骨头,当然了,究竟是不是动物的骸骨,人们并不知道 。
总之潜意识里觉得这种东西晦气,所以一般捡到了就随手扔掉了,人们也没有多想 。
后来有一户人家在经过这里的时候,偶然间挖出了一个宝贝,这个宝贝金光闪闪的,像是金子做的 。
那个年代社会尚且动乱,百姓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也比较差,就是单纯觉得自己捡到宝贝了,于是就叫来家人一起挖掘 。
一家人林林总总挖出了50斤的宝贝,个个都金光闪闪,一家人一合计,就拿到当地的银行卖掉了 。
文章图片
老百姓不懂法律,银行的职员却觉得这件事不简单,这个数量太大了,并且看造型好像是文物,所以当即就联系了有关部门 。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件事,于是派人前去勘察,这一勘察不要紧,竟然有了惊人的发现!
虽说当时这里被破坏严重,但是根据现场遗留下来的骸骨跟一些文物分析,这里应该是个墓葬,并且年代比较久远 。
上面派出了考古队立马对这里进行了抢救性挖掘,经过考古人员的努力,终于将这里的文物出土,经过调查发现,这个墓葬是属于战国时期的!
在出土的文物当中,大部分都是金器,其中包括一些头饰、挂饰、耳坠、串珠、项圈等等 。要说其中最著名的,还要数匈奴王金冠 。
这个金冠做工精美,重达1394克,金冠上有鹰型的冠饰,冠带上雕刻的是动物纹饰 。
在古代的游牧民族,鹰是一种神圣的象征,只有地位最高的人才有资格佩戴,也就是说,这个金冠的拥有者应该是酋长首领,这个墓葬的主人应该地位极高 。
那么拾荒老人捡到的金棍子跟这个匈奴王墓有什么关系吗?
最开始时,专家也不能确定,他们想办法跟老人取得了联系,在老人的带领下,专家们来到了老人拾到棍子的地方 。
专家们先是仔细询问了老人拾到棍子的细节,棍子的样貌、大小、重量等等,同时在周围做了一番勘察 。
文章图片
随后专家又去到了那家金店,要来了一些遗留的残渣,开始对这些残渣进行了数次化验与复原 。
经过多方对比查证,专家终于得出结论:这根棍子就是匈奴王墓的金器,距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由于我国发现的匈奴时期的金器数量并不多,老人捡到的棍子也从未出现过,所以这根棍子极其珍贵,仅仅按照经济价值来看,都高达3亿元!
可以说,这根铁棍的损失,是我们对于历史研究的一大损失,这着实让人痛心 。
虽说棍子已经不在了,但是专家并没有放弃对它的研究,这根棍子的现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历史研究思路 。
这跟铁棍子能够出现,跟当时的“昭君出塞”脱不开干系 。
文章图片
当时昭君自请出塞和亲,在保护了百姓能过安稳生活的同时,也将大汉王朝的很多先进的文化传到了匈奴,其中冶炼技术就是那时候带去的 。
匈奴人将这些文化吸收为己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也在所生活的这片区域留下了不可泯灭的痕迹 。
这些金器的出土,就是最好的证明 。
只不过可惜的是,阴差阳错间,这件珍贵的文物就此消失了,这也成了考古人员心中的遗憾,事已至此,既然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了,那我们能做的就是吸收经验,防止这种痛心的事再次发生 。
文章图片
1982年,国家正式颁布了《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蓄意偷盗、破坏文物者,都要负法律责任 。
同时,也鼓励很多人家私藏的文物能够主动上交国家,国家也会给予相应的奖励 。
推荐阅读
- 老人为孙子打造“变形金刚”,耗时四十多天打造,网友:全球限量
- 安徽一老人为给儿子媳妇减轻负担,凌晨5点背被子外出打工,心酸。
- 存3万送25个鸡蛋,70岁老人存完钱不给气到瘫痪,银行:走法律吧
- “有人欺负我爷们?”辽宁一女子捡板砖冲向集市,路上谁拦巴拉谁
- 老人说“男怕三摇头,女怕大步走”,是什么意思?
- 玉兔二号在月球发现的玻璃球,美国阿波罗宇航员早就捡到了?
- 女子捡到手机不归还,被失主告到法院,法院判决赔偿手机加误工费
- 老人要价800万卖传家宝,文物局只给1万元,结果他转身卖出1980万
- “活得久未必活得好”,一位高血压老人的临终遗言,催人泪下
- 87岁江苏老人意外死亡被困棺材,被发现后突然醒了,当场指证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