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开业几个月后 , 风筒辉、盲公丸等老店就陆续离开 。
对此 , 广州文和友总经理吴曼解释称 , 商户变化的情况 , 较大的商场和平台都存在 。 按照“五二原则” , 加入的商户里通常有50%是稳定持续的 , 有20%的商户基本上就是浮动的 。
只是面对奔着地道美食来的顾客 , 文和友没留住招牌老店 , 光靠一个“五二原则”的解释恐怕不能让人满意 。
文和友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除了餐饮 , 文和友原本备受推崇的场景营造 , 到了广东也没那么好使了 。
文和友复古、怀旧的设计 , 真的做到真实还原了吗?
虽然初见惊艳 , 但很多人慢慢意识到:文和友并没有在复原当地的旧时光 , 只是在用大量复古的细节元素 , 营造一种年代感 。
在文和友里 , 有80、90年代的红砖房混搭50年代单位宿舍 , 以及密密麻麻的垂直招牌、繁体字标语、闪烁的霓虹灯、褪色的锅碗瓢盆等等 。
这些事物的确都能激发人们对复古的想象 , 但未必都是当地特色 。
怎么看 , 都更像是香港的九龙城寨 。
不少广州人还吐槽:广州还有不少城中村 , 为何要去看文和友刻意的仿制品?
但是 , 文和友在场景营造上最大的问题 , 并不是不够还原 。
营造复古场景从来不是什么难事 , 原本就很难作为核心竞争力 。
北京的“和平菓局” , 上海的“1192弄” , 福州的“M17” , 江苏盐城的“竹林大饭店”等等 , 都很复古 。
北京“和平菓局”
真正的竞争力 , 应该是在真实复古的基础上 , 还要有强悍的文化输出 。
迪士尼输出和经营了数十年的动画、经典IP和主题公园 , 才有了被普遍认可的文化沉淀 , 从而火遍全球 。
而文和友在走向“餐饮界迪士尼”的路上 , 目前的文化输出还是太弱了 。
这也是为什么文和友很喜欢有故事的商户 。 比如广州文和友里的“炒螺明” 。 一个叫简伟明的炒螺大叔 , 为了多卖一些螺 , 三十年来都做着摩登的女装造型 , 为食客唱歌助兴 。
同时 , 文和友也喜欢体现流行文化的商户 。 比如深圳文和友里的潮玩博物馆、泡泡玛特和可口可乐时光馆 。
深圳文和友里的泡泡玛特
可惜别人的故事终究不是自己的 , 吸引力有限 。
所以 , 虽然身处文和友 , 人们的情感会被场景影响 , 可是一旦离开 , 情感连接就断了 。 而对于95后00后 , 对文和友的场景缺乏共鸣 , 更没动力反复去逛了 。
没有文化加持 , 文和友或许就要被打回原形 , 成为一个一次性打卡的网红景点 。
数据也显示 , 文和友的顾客里 , 35岁以下的占70% , 女性占70% , 的确很像网红景点 。
接下来 , 怎么从网红变长红呢?
文和友在长沙大获成功 , 离不开团队在长沙的多年经营 , 对长沙人有透彻的了解 。
但是出了长沙 , 必须心态归零 , 再好好想想怎么做本地化了 。
文和友要做餐饮界迪士尼 , 目前还有难度 , 不如先把产品做好 , 把故事讲好 。
否则到头来 , 恐怕只能做个二房东了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 祥燎
推荐阅读
- 没想到东西这么多!广东一女子搬家搬到崩溃,直言:想找男朋友了
- 广东女子第一次去男友家,被七大姑八大姨团团围住,随后举动亮了
- 2004年,男孩与智障母亲被拐卖,13年后靠一道炸生蚝找到了生父
- 湖北24岁女主播,初次跟45岁榜一大哥见面就发生关系,结果被坑惨
- 广东女孩头次到江苏吃席,吐槽菜差吃后心凉,结果发现小丑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