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植物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沙漠里的植物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文章图片


沙漠里的植物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文章图片


沙漠里的植物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植物的耐旱性背后有多种机制在起作用 , 有的植物耐旱性是十分强大的 , 可以使其生活在低水位条件下 , 甚至生活在沙漠等世界干旱地区 。 这些植物被称为景天酸代谢植物或CAM植物 , 令人惊讶的是 , 超过 5% 的维管植物物种使用 CAM 作为其光合作用途径 , 而其他物种可能在需要时表现出 CAM 活性 。 CAM 不是一种替代的生化变体 , 而是一种使某些植物能够在干旱地区生存的机制 。 事实上 , 它可能是一种生态适应 。 除了上述仙人掌(仙人掌科)之外 , CAM 植物的例子还有菠萝(凤梨科)、龙舌兰(龙舌兰科) , 甚至还有一些天竺葵(天竺葵) 。 许多兰花是附生植物 , 也是 CAM 植物 , 因为它们依靠气生根来吸水 。 每当看到这些植物或者动物 , 都会感觉大自然的神奇 , 植物本来是最需要水分的 , 但是却仍然能在沙漠的烈日炎炎下生活 , 这就说明了大自然生物的多样性 , 每一种生物、植物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生活环境 , 它们为了才能让我们的地球多姿多彩 。
CAM植物的历史和发现


CAM 植物的发现是以一种相当不寻常的方式开始的 , 当时罗马人发现 , 在他们的饮食中使用的一些植物叶子在早上收获时尝起来很苦 , 但如果在当天晚些时候收获 , 就没有那么苦了 。 1815 年 , 一位名研究植物学的科学家 , 在品尝景天科植物时注意到了同样的事情(因此 , 这个过程的名称为“景天酸代谢”) 。 他为什么吃这种植物还不清楚 , 因为它可能有毒 , 但他显然活了下来 , 并激发了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的研究 。 只不过他并不是第一位发现CAM植物的科学家 , 因为在几年前 , 一位瑞士的科学家写了一本书 , 名为植物化学研究 。 他被认为是第一个记录 CAM 存在的科学家 , 因为他在 1804 年写道 , 仙人掌等植物的气体交换生理与薄叶植物不同 。
CAM 植物是如何工作的


CAM 植物与“常规”植物(称为C3 植物)的光合作用方式不同 , 在正常的光合作用中 , 当二氧化碳 (CO2)、水 (H2O)、光和一种称为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酶协同作用产生氧气、水和两个碳分子(每个碳分子包含三个碳)时 , 就会形成葡萄糖(因此命名为 C3) . 这实际上是一个低效的过程 , 原因有两个:大气中的碳含量低 , 以及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对二氧化碳的亲和力低 。 因此 , 植物必须产生高水平的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才能“吸收”尽可能多的二氧化碳 。 氧气 (O2) 也会影响此过程 , 因为任何未使用的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都会被 O2 氧化 。 植物中的氧气含量越高 ,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就越少;因此 , 较少的碳被同化并转化为葡萄糖 。 C3 植物通过在白天保持气孔打开以收集尽可能多的碳来解决这个问题 。       


【沙漠里的植物是如何生存下来的】沙漠中的植物在白天不能让它们的气孔敞开 , 因为它们会失去太多宝贵的水分 。 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必须尽可能地保持水分 , 因此 , 它必须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光合作用 。 CAM 植物需要在夜间打开气孔 , 因为蒸腾作用水分流失的可能性较小 。 植物在晚上仍然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 早上 , 苹果酸由二氧化碳形成 , 白天在封闭的气孔条件下 , 酸被脱羧分解成二氧化碳 , 然后通过卡尔文循环将二氧化碳制成必要的碳水化合物 。 目前仍在对 CAM 的细节进行研究 , 包括其进化历史和遗传基础 。 2013 年 8 月 , 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举行了 C4 和 CAM 植物生物学研讨会 , 讨论了将 CAM 植物用于生物燃料生产原料的可能性 , 并进一步阐明了 CAM 的过程和演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