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蓝环章鱼是属哈波罗克莱纳的一种小型头足类动物 ,包含四种已知物种 。 它们很小 , 往往栖息在潮汐池和潮间带礁栖息地 。 它们以其鲜艳的蓝色环的彩色图案和剧毒的毒液而闻名 。 事实上 , 蓝环章鱼是世界上所有海洋中毒性最强的动物之一 。 尽管体型很小 , 蓝环章鱼却含有一种可能致命的毒液 。
像所有章鱼一样 , 蓝环章鱼有八只手臂 , 上面有一个球根状的“地幔” 。 大多数物种通常是暗褐色或黄色 。 然而 , 当受到威胁时 , 它们会在身体上显示出由大约25个亮蓝色环突出显示的亮黄色警告其它动物远离 。 虽然它们身有剧毒 , 但蓝环章鱼非常小 , 长到12-20厘米 , 重量不超过28克 。 雌性往往比雄性大 , 并且像所有章鱼物种一样 , 它们的整体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以及特定栖息地中营养物质和光线的可用性 。 像所有其它头足类动物一样 , 蓝环章鱼使用喷射推进技术 , 将水从其呼吸系统的漏斗形部分排出 。
蓝环章鱼往往栖息在浅潮间带水域的岩石区或珊瑚礁中 。 它们的分布范围从澳大利亚到东南亚 , 常见于菲律宾和瓦努阿图等海岸线 。 它们通常可以在潮间带内的潮池中找到 , 或者隐藏在沿底物的裂缝中 。 在它们的巢穴之外 , 它们经常会堆放岩石和其它物品 , 将自己固定在自己的天然安全房间内 , 远离掠食者 。
尽管它明亮的颜色旨在警告捕食者其有毒威胁 , 但蓝环章鱼在其环境中仍有许多潜在的捕食者需要避开 。 鳗鱼、鸟类和鱼可能会尝试吃章鱼 。 不过它们只有能够在不被章鱼的喙咬伤和注射毒液的情况下食用它 , 它们就会存活下来 。 然而 , 如果蓝环章鱼能够扭转局面并攻击其潜在的捕食者 , 这种动物很可能会死亡 。 根据章鱼的大小和当前的食欲 , 它可能会吃掉这种动物 , 或者只是游走 。 【小型头足类动物蓝环章鱼】
蓝环章鱼是掠食性的 , 在捕食各种动物时会利用它的毒液来发挥自己的优势 。 它们会吃各种甲壳类动物 , 如果能抓到鱼 , 它们也会吃鱼 。 这通常意味着捕食受伤的小鱼 。 小章鱼迅速扑向猎物 , 用触手状的手臂将猎物拉向嘴巴 。 在这里 , 它的喙刺穿猎物并释放毒液 , 迅速并有效地杀死它 。
蓝环章鱼的寿命约为两年 , 在此期间雌性只会繁殖一次 。 一旦雌性达到性成熟 , 雄性可能会接近雌性并用它的一只手臂有效地爱抚她 。 每年秋天 , 雌性会在其环境的珊瑚礁或岩石基质上产下约50个卵 。 它们将花费大约六个月的时间孵化和照料这些卵 , 经常将水移过它们以确保它们获得足够的氧气 。 在此期间 , 雌性章鱼不吃东西 。
一旦卵孵化 , 雌性就死了 , 她的后代将完全独立 , 开始是小章鱼躲避礁石上的捕食者 。 然而 , 体型并没有阻止它们长久 , 因为它们母亲的遗产以她为它们配备的致命毒液的形式继续存在 , 让它们能够找到猎物否则无法安全制服的猎物 。 幼章鱼在大约一年内达到性成熟 , 并在接下来的秋天重复这个过程的生殖周期 。
对于这种小而害羞的动物来说 , 蓝环章鱼既具有潜在的致命性 , 又极具吸引力 。 像所有头足类动物一样 , 它具有改变外观和形状的独特能力 , 同时含有许多其它动物所没有的致命毒液 。 就其体型而言 , 它可能是地球上毒性最强的动物 。 尽管它们温顺且体型小 , 但由于其剧毒毒液 , 蓝环章鱼可能非常危险 。 一般来说 , 它们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 。 然而 , 如果被处理或激怒 , 蓝环章鱼的毒液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 。 毒液中含有河豚毒素 , 这是一种致命的神经毒素 。 这与有毒河豚的肝脏中所含的分子相同 , 实际上是由与这些动物形成共生关系的细菌间接产生的 。 这也是它们捕猎猎物的方式 , 给它们注射毒素使它们丧失能力 。 最近的研究表明 , 雌性蓝环章鱼也会将这种毒液注入它们的卵中 , 让它们在孵化前产生自己的毒液 。
这种小动物身上携带的毒液足以在几分钟内杀死26个成年人 。 对于蓝环章鱼造成的伤口的治疗 , 最好的生存机会是在受害者失去独立呼吸能力时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对伤口施加压力 。 医院治疗可能需要通气 , 直到毒素从体内清除 , 这可能需要24小时或更长时间 。 所以我们平时尽量的远离它们 。
推荐阅读
- 可爱的动物不一定是安全的
- 毒蛇每年杀死5万人,为何人类没有出现“毒人”?
- 菜花蛇无毒,凭什么被称为“百蛇之王”?为什么毒蛇会怕菜花蛇?
- 科学家:达尔文或错了,人类演化并非随机,可能朝着确定方向!
- 感受“中国空间站”与“最深地下实验室”的年味……
- 装甲恐龙堪称恐龙时代的坦克,可以了解一下
- 被五步蛇咬了只能走5步?错,它只是“烂肉王”而已
- 在世界各地可以找到的7种极其昂贵的液体
- 蟒蛇要是能进化出毒液,拥有双重技能,岂不是更加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