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黄阿胶(《食疗》) , 驴皮胶(《外台》) , 真阿胶(《产宝》) , 明阿胶(《世医》) , 东阿胶(《中国药物大全》) 。
【来源】本品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 in us Linnaeus或其他驴的皮经加工熬制成的固体胶块 。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山东、浙江等省 。以山东东阿产者为道地药材 。
【历史沿革】汉代有炙令尽沸法(《玉函》) 。唐代有杵碎炒、熬(《千金翼》) , 炙珠法(《外台》) 。宋代有麸炒(《药证》) , 猪脂浸炙(《证类》) , 蛤粉炒、米炒(《总录》) , 炒黄(《圣惠方》) , 蚌粉炒成珠(《传信》) , 面炒、水浸蒸法(《朱氏》) 。明代有酥炒(《普济方》) , 微炒、炙(《医学》) , 草灰炒(《准绳》) , 重汤酒顿化入药法(《醒斋》) 。清代有牡蛎粉炒(《说约》) , 葱姜汁制(《大成》) , 酒蒸(《得配》) , 煮胶法(《钩元》) , 蒲黄炒(《尊生》) , 童便和用(《备要》) , 土炒法(《大全》) 。现行有制阿胶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 , 蛤粉炒(《中国药典》1995年版) , 蒲黄炒(《规范》) , 滑石粉炒(《湖南》) , 烤制法(《烤制法》) 。
【炮制方法】切制
1.捣成碎块(《中国药典》1995年版) 。
2.取原药材闷软 , 剪成0.67~1cm小方块即可(《集成》) 。
3.取原药材 , 用小火烘软 , 切0.67~1cm方块(《集成》) 。
炮制
1.阿胶
将驴皮漂泡 , 去毛 , 切成小块 , 再漂泡洗净 , 分次水煎 , 滤过 , 合并滤液 , 用文火浓缩(或加适量黄酒、冰糖、豆油)至稠膏状 , 冷凝 , 切块 , 阴干(《中国药典》1995年版)o
取驴皮 , 放于水中浸泡6~8小时取出 , 堆积洁净处 , 次日刮去毛及残肉 , 于水中揉洗数次 , 再用竹帚刷洗、冲净 。每张皮切成4~6块 , 置沸水中稍婵 , 取出 , 装人篓内 , 置瓮中 , 加水保持淹没篓面10~13cm , 以武火熬煮24小时 , 起篓 , 取出胶汁 , 再如此操作熬煮2次 , 前后所得3次胶汁分盛于缸内 , 加入明矾末 。搅匀 , 静置沉淀 , 为水胶(每水胶50kg , 用明矾末3.125g) 。将锅磨光 , 洗净 , 加热后 , 加入食油 , 至起烟时 , 洒水少许 , 使油溅满锅内 , 陆续加入水胶浓缩 , 至胶液相当加入水胶量的1/4时 , 取出 , 滤入缸内 , 加入明矾末及白砂糖 , 搅匀 , 静置沉淀 , 为老胶水(每老胶水50kg , 用明矾末3.125g , 白砂糖31.25g 。食油用量为125~250g) , 将锅磨光 , 洗净 , 加热后 , 加入食油适量 , 至油起烟时 , 洒水少许 , 使油溅满锅内 , 分次取老胶水人锅内浓缩 , 以武火加热至沸 , 渐次减弱火力 , 不断铲动 , 至胶色由金黄转为老黄渐转微黑 , 以瓢摇起再倒人锅内 , 减小火力 , 继续浓缩至将胶滴于纸上成珠(陀状)时 , 加酒 , 搅匀后起锅 , 盛入擦过油的盘内 , 冷后切块(为潮胶) , 置通风处晾干(每驴皮50kg , 用酒500~1000g) 。每驴皮500g , 约得潮胶250g(《湖北》) 。将驴皮置水中漂洗 , 每日换水1~2次 , 至能刮去毛时取出 , 刮去毛 , 切成小块用清水洗净 , 放入沸水中煮约15分钟 , 至皮卷起时取出 。将整理好的驴皮置锅内 , 加满水敞盖以强火熬之 , 随时添水 , 约熬15~16小时后取汁 , 反复加水熬制和抽取胶汁 , 至胶原提净为止 。合并胶汁 , 过滤后加白矾使之沉淀(每50kg皮加0.25kg白矾) 。将沉淀后的上清液取出 , 放锅中浓缩 , 在出胶前2小时左右 , 加人冰糖、黄酒及豆油或花生油至呈稠膏状 , 倾人凝胶槽内 , 待其自然冷凝 , 取出分切成块 , 阴干即得(《中药材手册》) 。
2.蛤粉炒取阿胶 , 烘软 , 切成丁 。取蛤粉置锅内 , 用武火炒热后 , 加入阿胶丁 , 不断翻动 , 烫至成珠 , 内无溏心 , 取出 , 筛去蛤粉 , 放凉(《中国药典》1995年版) 。
3.蒲黄炒取蒲黄粉置锅内 , 用文火炒热 , 放入阿胶丁 , 拌炒至鼓起成圆球形 , 黄白色 , 内无溏心时取出 , 筛去蒲黄 , 放凉(《规范》) 。
4.滑石粉炒取阿胶微火烘软 , 切约1cm丁块 , 用滑石粉炒至鼓起呈圆珠状 , 内无溏心时 , 取出 , 筛去滑石粉 , 放凉即得(《湖南》) 。
5.烤制
先将蛤粉在烤盘内铺平(约0.5cm厚) , 放入烤箱 , 预热到150℃ , 将阿胶丁散布粉盘中(每丁间隔2cm)烤制 。当烤箱温度重回升到150℃时 , 保温10分钟 , 取出(《烤制法》) 。
【成品性状】阿胶:为长方形或方形块 , 黑褐色 , 有光泽 。质硬而脆 , 断面光亮 , 碎片对光照射呈棕色半透明 。气微 , 味微甜 。蛤粉炒阿胶:炒后呈圆球形 , 质松泡 。外表灰白色或灰褐色 , 内无溏心 。蒲黄炒阿胶:炒后外表呈棕褐色 , 其余同蛤粉炒者 。滑石粉炒阿胶:同蛤粉炒阿胶 。
【性味与归经】甘 , 平 。归肝、肺、肾经 。
【功能与主治】补血滋阴 , 润燥 , 止血 。用于血虚萎黄 , 眩晕心悸 , 肌萎无力 , 心烦不眠 , 虚风内动 , 肺燥咳嗽 , 劳嗽咯血 , 吐血尿血 , 便血崩漏 , 妊娠胎漏 。
【用法与用量】3~9g , 烊化兑服 。
【处方应付】处方写阿胶付生品;写蛤粉炒阿胶或阿胶珠、胶珠者付蛤粉炒阿胶;其余各随方付给 。
【炮制作用】阿胶长于滋阴补血 ,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失眠、虚风内动、温燥伤肺、干咳无痰 。炒制后降低了滋腻之性 , 同时也矫正了不良气味 。蛤粉炒阿胶善于益肺润燥 , 用于阴虚咳嗽 , 久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蒲黄炒阿胶止血安络力强 , 多用于阴虚咳血 , 崩漏 , 便血 。《备要》云:“蛤粉炒去痰 , 蒲黄炒止血 。”《得配》云:“和血 , 酒蒸 。止血 , 蒲黄炒 。止嗽 , 蛤粉炒 。清火 , 童便化 。”《害利》云:“其气浊臭而不清香…今方法用面炒成珠 , 化痰蛤粉炒 , 止血蒲黄炒或童便和化 , 以解其气” 。
【阿胶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化学成分】阿胶多由骨胶原组成 , 经水解后得多种氨基酸:赖氨酸(10%) , 精氨酸(7%) , 组氨酸(2%) , 胱氨酸(1%) , 色氨酸 , 羟脯氨酸 , 天门冬氨酸 , 苏氨酸 , 丝氨酸 , 谷氨酸 , 脯氨酸 , 甘氨酸 , 丙氨酸 , 缬氨酸 , 蛋氨酸 , 异亮氨酸 , 亮氨酸 , 酪氨酸 , 苯丙氨酸 。
【现代研究】
1.化学研究
阿胶及其炮制品中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的研究表明 , 阿胶含甘氨酸最多(平均值为18.33%) , 其次为辅氨基(平均值为9.4%) , 不同的产地含量不一 。炮制后 , 对大多数氨基酸没有破坏 。无机元素含量因产地不同而有差异研究了驴皮成分在化胶过程中的降解 , 经漂洗、去毛、脱脂、干燥后的驴皮(颗粒)在封闭管中 , 按1:6(W/V)加水 , 130℃加热4小时出胶率已达最高值 。随着化皮时间延长 , 所得阿胶的特性粘度明显下降 , 说明驴皮明胶分子在化皮条件下持续解聚 。
2.工艺研究
采用真空冷冻、加热还原的处理方法 , 使脱水时间由50~90天缩短为两天之内 , 使阿胶的脱水时间大为缩短 。制阿胶珠的最佳投料时机为蛤粉炒至如水样沸腾 , 细蛤粉如水蒸汽般向空中飞升时 。炮制阿胶珠时蛤粉温度应控制在160℃~170℃亦有人在温度控制上略有提高 , 为180℃ 。有人对蛤粉的粒度与用量有所研究 , 认为蛤粉最好用万能粉碎机过60目筛粉碎 , 阿胶与蛤粉的用量比例应为1:0.5以上 。从多年实践中摸索出几种控制火候的方法 , 主要有手感法、埋入白光纸法、投入火柴法 。有人提出了一种隔热制珠法:将锅烧热 , 锅内放一圆形铝铁盘(直径约30~50cm) , 盘内摊置一层约1~1.5cm厚的蛤粉 , 盖紧铁盖 。待锅内温度升高至180℃~200℃时 , 揭开锅盖 , 将切好的阿胶丁投入盘内的蛤粉表层 , 丁之间间隔0.5~1cm为好 , 迅速盖紧锅盖约2~3分钟 , 阿胶块随着高温鼓起呈圆球形 。亦有人根据临床用药的需要 , 用甘草粉和滑石粉制作胶珠 。有人则认为不宜用滑石粉代替蛤粉炮制阿胶 , 主要是蛤粉和滑石粉性质不同 , 蛤粉入肺 , 有清热化痰的作用 , 阿胶经蛤粉炒可益肺润燥 , 滋阴补血 , 清热化痰 , 而滑石粉味甘淡性寒 , 有利水通淋、清热祛暑作用 , 不是补益而是清利 , 对一般体虚寒性者不宜 。用卧式炒药机加滑石粉来炮制阿胶珠 , 采用中速 , 温度控制在120℃左右 。或用电热恒温干燥箱来炮制 , 条件是120℃烘20分钟 。用烘箱法炮制阿胶珠 , 170℃ , 烘5分钟 , 成品球形 , 紫褐色 , 不易瘪 , 且用油擦盘比蛤粉垫裹盘成珠速度快1 。或先将恒温箱温度开至100℃~120℃烘蛤粉30分钟 , 再将阿胶颗粒均匀撒入方盘的蛤粉中层 , 烘30分钟 , 取出方盘 , 不停翻动 , 成珠后筛去蛤粉 , 趁热醋淬 。采用远红外线烘箱烤制阿胶珠 , 温度为150℃ , 时间为10分钟 , 经耐压强度、粉碎度试验比较 , 成品优于传统炒烫炮制品 。真空干燥法炮
制阿胶:取阿胶块 , 砸成小块 , 平铺于方盘中 , 放人真空干燥器中 , 抽真空 。当真空度至0.06MPa时 , 打开夹层蒸汽阀加热 , 使蒸汽压保持在0.1MPa 。从透视孔看到阿胶块膨胀鼓起成球形后即可 , 所得阿胶珠呈金黄色C171 。
3.质量研究通过若干实验对阿胶珠炮制不同火候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 结果表明 , 炮制品水溶速度较生品快;纸色谱结果 , 三种炮制品的色谱谱基本一致 , 表明 , 蛤粉制阿胶的最佳炮制火候不具唯一性 , 其火候与蛤粉温度、炒制时间以及其他因素有关C18 。对阿胶丁、烤阿胶珠、烫阿胶珠进行了总氮、无机氮、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测定以及烊化速率、溶出度的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 含氮量三者无明显差异 , 但阿胶丁烊化速率低、溶出慢 , 烫阿胶珠 , 即使是质量较优的烫珠 , 仍有6%的蛋白质因珠表面焦糊变质而不能溶出 , 而烤阿胶珠烊化速度高 , 溶出也快 , 质量较好〔19) 。
【贮藏与保管】置阴凉干燥处 , 防潮 。
推荐阅读
- 阿魏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灵芝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没药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龟甲胶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稻芽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谷芽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苏合香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芦荟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芜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麦芽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