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当我们看着某个东西的时候 , 它的图像是被颠倒着投影到我们的视网膜上的(就像传感器或者相机里的胶卷那样) 。 19世纪末 , 主流科学理论认为 , 如果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看”事物 , 这个上下颠倒的过程是必需的 。 然而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的一位心理学家乔治·斯特拉顿 , 质疑了当时的主流观点 , 并且他还很好奇:如果将一个人的视野上下颠倒 , 他能否继续生活?于是 , 他制作了一副“迷你双筒望远镜” 。 透过这副望远镜 , 他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上下颠倒的 , 这样 , 呈现在他视网膜上的图像便是“正”过来的 , 或者按照他的说法 , 是“正确”的 。你所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呈现的是一个“上下颠倒”的像 , 经过大脑的处理后 ,
你才能感知到“正确”的图像 。
【人能在上下颠倒的世界里生活吗?大脑如何解释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将世界倒转过来
斯特拉顿将两个屈光度相同的凸透镜放置在小筒中 , 镜片之间的距离等于它们的焦距之和 。 通过这个小筒看到的物体都是上下颠倒的 。 他将两个这样的小筒安装在一起 , 每个眼睛一个 , 并将整个装置绑在头上 。 他小心地规避来自外界的其他光线 , 并用黑色的布和软垫挡在双筒镜的边缘 。 他连续10个小时戴着这个装置 , 然后闭着眼睛取下它 , 随后戴上眼罩 , 这样一来 , 他便看不到任何东西 。 他在完全的黑暗中度过了一夜 。第二天 , 他重复这一过程 , 整天戴着双筒镜 , 并小心地确保任何事物都是透过它看到的 。 这副双筒镜呈现出清晰的视野 , 并且佩戴起来十分舒适 。 起初 , 他希望能够同时使用双眼 , 但应对两个独立的图像很难;于是他用黑色的纸盖住左筒的末端 , 单独使用右眼 。 起初 , 似乎一切都是颠倒的 。 房间是倒置的;当他的手从下方抬起进入视野时 , 却从上方出现了 。 尽管这些图像是清晰的 , 但它们好像并不真实 , 不像我们正常看到的那样 , 而是“错位、虚假或虚幻的图像” 。 斯特拉顿发现 , 自己正常视觉的记忆依然是大脑用来理解眼前事物“是否真实”的规范和标准 。
斯特拉顿刚开始尝试戴着装置走动时 , 频繁地出现失误和摔倒 。 只有当他的行为有触觉或记忆作为辅助时 , 他才能够勉强完成行走和手部的运动——“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行走那样” 。 斯特拉顿将问题归结为由经验产生的阻力 , 他推断 , 如果一个人的视觉从一开始就是上下颠倒的(或者至少花了相当多的时间用这种方式观察世界) , 那么这个人就不会觉得这一切是“不正常”的 。 因此 , 他又将实验继续了几天 , 到了第七天时 , 他宣称与之前相比 , 现在的他更加适应颠倒的景象 。 他记录道:“现在 , 我看到的一切感觉无比真实 。 ”上下颠倒的图片或许使人十分困惑 , 但在这张图片里 , 你依然能分辨出夏日傍晚的落日 。
尽管当下所身处的颠倒世界“无比真实” , 但斯特拉顿仍因为在该环境下动作困难而感到挫败 。 他已经掌握了如何向“错误的”方向移动 , 但他仍然发现自己的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存在误差:“我的手经常移动太远或不够远……”当要与朋友握手时 , 他会把手抬得太高 , 或者 , 当需要掸掉纸上的灰尘时 , 他又发现手移动得不够远 。 除此之外 , 他还观察到 , 当他看着自己的双手时 , 手部的运动还不如他闭上眼依靠触觉和记忆引导来得准确 。 尽管如此 , 他还是逐渐适应了上下颠倒着生活 , 在某天晚上散步时 , 他开始享受夜景的美丽——这是从实验开始以来的第一次 。 斯特拉顿得出了结论:图像以怎样的方式出现在视网膜上并不重要——大脑会将你的视觉与你的触觉和空间意识相匹配 , 通过所谓的“知觉适应”来应对它 。
实验结论:
没有证据表明动物可以运用推理或记忆来学习
推荐阅读
- 你凭什么不相信量子力学?因为爱因斯坦都不懂,索尔维没有胜利者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也许能够通过空气污染来探测其他外星文明
- 这颗极其极端的系外行星有金属蒸气云和液态宝石
- 气候变化或让雄性蜻蜓更难找到对象
- 东北虎舌头上长出的“倒刺”,究竟能不能伤人?杀伤力有多大?
- “英百瑞”完成2.3亿元A轮融资,加速CAR-NK细胞疗法技术研发
- 中国天眼曾重复接收1600次信号,中科院院士认为,也许真有外星人
- 超新星可能在任何时候闪耀整个银河系,天文学家将拭目以待
- 5亿多年前的“四不像”麒麟虾,为什么成为了进化论的又一实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