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儿时农村生活条件不好 , 很多农村娃为了解馋 , 总是会约上几个好朋友 , 满山遍野的跑 , 去寻找好吃的野果来吃 。 笔者儿时就没少做这事儿 , 不得不说 , 那时候的野果是真的好吃 , 比如刺泡、拐枣、地石榴、野樱桃、桑葚等等 。
而随着种植技术的进步 , 以及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的兴起 , 很多营养价值很高的野果都不陆陆续续的开发成了特殊水果进行种植了 , 像桑葚、刺梨、沙棘等 , 在近些年就发展的很好 , 各种相关的深加工产品也在市面上十分常见 , 如桑葚酒、刺梨干、沙棘汁等 。
可有些野果的营养价值虽然很高 , 市场的价格也不便宜 , 但却遭到了农民们的质疑 , 被认为是种植骗局 , 而其中比较典型的 , 就有“钙果” 。
听到钙果的名字 ,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它是不是含钙很高?确实如此 , 钙果的学名叫做“欧李” , 是我国北方农村山区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 , 其果实也曾是很多北方农村朋友爱吃的一种野果 , 几乎在每年欧李结果实的季节 , 山区附近的老百姓都会去山里采摘欧李来吃 。
而欧李虽然味道偏酸 , 但营养价值很高 , 且根据现代研究资料显示 , 欧李果肉中的含钙量非常高 , 每百克果肉的含钙量约为360毫克 , 居所有水果之首 。 欧李的这样的价值 , 显然极具开发价值 , 为了欧李之后的商品化之路 , 人们就将其改名为了“钙果”或者“高钙果” 。
这一名字可谓是深谙我国国人喜欢补钙的心理 ,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 每当崴脚了 , 或者抽筋了 , 又或者关节不舒服了 , 大人们总会说“你缺钙了 , 该补钙了” , 于是牛奶、鸡蛋什么的就给你一哄而散 。 笔者就记得当时最流行的补钙产品 , 就是一款蓝瓶的口服液 , 真的满大街都是它的广告 。
而欧李改名为钙果 , 不得不说是种很好的做法 , 这也使得欧李的种苗在前期的推广之路上 , 少走了不少弯路 , 而且前几年欧李的市场价格也十分不错 , 差不多80元一斤 , 即使到了现在 , 也差不多在40元一斤上下 。
【含钙居水果之首,市场40元一斤,农民却认为是种植骗局,咋回事?】
不过欧李的市场价格虽然不错 , 但现在的种植情况和刚上市那会的种植情况可不太一样 。 当时大家都觉得它前景不错 , 纷纷买苗来种植 , 可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 , 很多农民却认为钙果就是个种植骗局 , 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种植了 , 纷纷弃种了 , 这是咋回事呢?主要有2点 。
第一:“挂羊头卖狗肉” 。
当初农民们觉得欧李有市场前景 , 纷纷购苗来种植 , 一些种苗种植看到了其中的利润 , 但却没有优质的种苗 , 都是一些野生种苗 , 为了卖苗 , 就各种胡乱宣传 , 还大力鼓欧李种植的前景 , 画各种大饼 , 甚至一些种苗公司还承诺包回收 。
农民朋友们搞种植肯定没问题 , 但在行情分析这块可能不在行 , 一看种苗公司吹的这么厉害 , 再加上当时的欧李确实是市场稀缺水果 , 一下子就动心了 , 以为种植欧李就会发财 。 结果种苗回去种下之后才发现上当了 , 种了几年都不结果 , 再去找那些种苗公司的时候 , 人家早跑了了 。
第二:前景好不等于有销路 。
欧李确实是一种优质的野果资源 , 开发成特色水果之后也确实有前景 , 但有前景不等于有销路 。 作为一种新型商品化的水果 , 在没有得到市场反馈做支撑 , 说它销路好都是扯淡 , 毕竟水果是食物 , 只有消费者口碑才是最实在的 , 消费者口碑好 , 才说明这种水果真的有前景 , 值得种植 。
那么欧李呢?它营养价值虽高 , 可是上市之后 , 消费者的口碑却反响平平 。 欧李是蔷薇科樱属植物 , 说它是樱桃吧 , 没有樱桃那种口感 , 而且还酸 , 说它是李子吧 , 比李子又小太多了 , 而且就欧李这种市场价格 , 大家可以买更好的樱桃或李子来吃 , 没必要选择它 。
这样的情况让欧李的市场不是很好 , 市场上虽然标价40元一斤乃至更高 , 可实际上农民们种植出来之后根本卖不了这么多钱 , 因为高了没人要 , 可价格低了连当初买种苗的钱都赚不回来 , 这就让欧李在如今就被不少农民朋友认为是种植骗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