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牛钉子户,索要1亿补偿款和6套房无果,14年后哀求政府拆迁( 二 )


前前后后忙碌了近一年的时间 , 张新国的三层小洋房终于是建设完毕 。 在沪亭北路上 , 远远就能看到一栋3层高的粉色洋楼矗立在众多平房中间 , 格外显眼 。
新家建成后迎来乔迁之喜 , 张新国的亲朋好友都来祝贺 , 当有朋友问起张新国建房子的价格时 , 张新国只是无所谓的回答:“没多少钱 , 也就三十多万 。 ”



听到张新国的回答后 , 朋友连连称赞 , 而张新国看似无所谓的表面 , 内心实则早已乐开了花 , 毕竟受到吹捧还是会让人翘起尾巴的 。
扩建后的三层小洋楼 , 差不多有350平左右 , 其中张新国和妻子以及岳父岳母住在二楼 , 儿子儿媳和女儿女婿住在3楼 。
至于一楼 , 张新国早在扩建之初便已想好了用处 , 毕竟盖房子花费的30多万已经是张新国的全部积蓄 , 为了能缓解一下经济压力 , 张新国将一楼改为了一间商铺用作出租 。



一楼的商铺 , 张新国租给了一对来自云南到上海打拼的夫妇 , 这对云南夫妇用张新国一楼开了间杂货铺 , 由于地段繁华 , 收入十分可观 。
就这样 , 一家8口人在1996年后便住在了张新国的3层小洋楼中 , 不过当张新国的儿女先后生下第三代后 , 300多平的小洋楼便显得拥挤不堪 。
拆迁
当时间迈入21世纪后 , 中国加入WTO组织 , 国民经济也迎来了坐火箭般的飞速发展 , 中国的变化可以说日新月异 , 这样的变化在上海更加明显 。
2003年 , 上海市政府提出松江区城市改造工程 , 其中就包含了张新国所在的位置 。
当拆迁的公告出台以后 , 一些被规划在拆迁区的百姓非常开心 , 因为拆迁在新世纪意味着一夜暴富 , 并且上海松江区九亭镇有很多破旧的平房 , 一些人早就想告别平房 , 住进明亮的高楼了 。

【上海最牛钉子户,索要1亿补偿款和6套房无果,14年后哀求政府拆迁】

拆迁作为一种城市规划建设的必经之路 , 当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 最愁的肯定要数张新国一家 。
从1996年到2003年 , 仅仅过去7年时间 , 张新国感觉屁股还没暖热就要面临拆迁 , 心中更是不满拆迁决策 。
尤其是当年上海拆迁办给出的拆迁补偿结果是按照宅基地证书上原本的面积来补偿 , 而张新国家中的宅基地证书上只有200多平方米 , 可他在扩建小洋楼后早已变成了300多平 , 100平的差距可不是说不要就不要 , 所以张新国铁了心的拒绝拆迁 。



其实拆迁办的补偿协议并没有错 , 当政府提出松江区拆迁改造项目后 , 一些人为了多得到补偿款 , 在明知地基不稳的情况下 , 短时间内加盖了房子 , 甚至出现了4层5层的高楼 。
这些临时加盖的楼房都属于毛坯房 , 还有些甚至只是铁皮板房 。 如果按照重新测量的房屋面积计算 , 势必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 对于政府来说是一个工程量太大 , 还会拖延改造的进度 。
拆迁办给出的拆迁补偿 , 对于一些没有加盖或扩建宅基地的人来说十分公道 , 但对于张新国来说却是难以接受 。



当初政府给张新国提出的条件是 , 一次性补偿230万和40万的装修补贴 , 同时还会根据原来的200多平面积分给张新国大中小三套房子 , 共计280平米 , 除此之外还有多子女政策补贴 , 额外补偿一套120平米的房子 。
政府的补偿条件在当时已经非常合理 , 可张新国的家中却已经吵翻了天 。 100以上的拆迁安置房只有2套 , 剩余两套都是低于100平的房子 , 无论如何分配 , 都会让儿女产生矛盾 ,
由于一直没有合理的分配方案 , 所以张新国在和家人商议敲定后 , 坚决不同意拆迁 。
恰逢2003年非典来袭 , 全国上下都陷入到了房屋买卖的低谷 , 很多人都在关心自己的生命是否会被非典带走 , 导致房价一度暴跌 。
张新国也没有超前的眼光 , 认为即便分配了拆迁房 , 根本就不划算 , 所以总会找各种理由拖延在拆迁合同上签字 。
等到非典过去 , 冲动消费和报复消费的人剧增 , 买房的人也陡增 , 所以房价飞速上涨 。 见到房价上涨后 , 张新国庆幸自己没有在当时同意拆迁 , 心中反而想着再拖一段时间 , 等上海房价再暴涨后 , 更容易跟拆迁办讨价还价 。
只是让张新国没想到的是 , 这一拖就是14年 。



1亿
2011年 , 上海松花区的房价已经暴涨到了2万左右 , 并且政府已经开始对沪亭北路进行扩宽工程 , 让原本崎岖的水泥路扩宽为柏油马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