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继续分享我的旅行故事 。 记得我多年前第一次长途背包旅行 , 就是去的黔东南 。 一路从贵阳到凯里 , 经榕江、从江、黎平到镇远古镇 ,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侗寨令我难忘 , 今天要分享的是榕江的宰荡侗寨 。
宰荡是一个侗族聚居的村落 , 侗族最为荣耀的是侗族大歌 。 无伴奏、无指挥、多声部 , 如天籁一般的侗族大歌2009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侗族是一个离不开歌的民族 , 他们用歌来表达感情 , 倾诉喜怒哀乐 , 用歌来传承历史与文化 。
这是宰荡村乡村小学里的一趟音乐课 , 正在教课的杨老师曾在2006年的中央电视台全国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中 , 作为侗族大歌队的领唱 , 获得了银奖和观众最喜爱的节目奖 。 教唱的歌曲叫《小山羊》 , 这是一首村里男女老少都会唱的儿歌 。 孩子们都会知道这首歌的内容 。 描写的是小山羊上山去寻青草吃 , 然后吃饱了就唱歌 , 唱完歌就去它妈妈那里吃奶 。 小山羊想到父母恩情重如山 , 它看了妈妈 , 吃奶的时候就跪着 , 然后就留下了眼泪 。
“羊羔寻食山坡上 , 吃饱青草把歌唱 , 父母恩情重如山 , 跪乳赔情热泪淌 。 ”儿歌讲述了母亲对小山羊有跪乳之恩 , 让人们记住父母的恩情 。 先祖通过儿歌教诲人们要学会感恩 。 在侗族大歌中 , 有很多这样的歌曲 。
这是一张杨老师的全家福 。 杨老师的母亲胡阿姨是侗族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她的一家是宰荡村有名的侗歌之家 。 胡阿姨一家人在一起就是一个小小的侗歌队 。 杨老师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 爱唱歌的爸爸如今是村里老年歌队的一名成员 , 妈妈是国家级的歌师 , 爸爸妈妈两个人就是唱歌认识的 。 还有弟弟和弟媳 , 都是爱唱歌的 。 弟弟的两个孩子都是少儿歌队的领唱 。 杨老师的爱人也是中年歌队里的领唱 , 杨老师和爱人也是因为唱歌而相识相爱的 。 站在后排的是杨老师的女儿 , 是少儿歌队的领唱 , 是唱高声部的 。
这个家庭歌队正在演唱一首精彩的《蝉之歌》 。 和声是侗族大歌的亮点 , 也是难点 。 它要求歌者之间有默契和和谐地配合 , 胡阿姨一家也是这里有名的和睦之家 , 全家人把演唱侗族大歌和声的这种默契与和谐融入了生活 , 一家三代互相之间几乎没红过脸 。
【欧洲旅游|贵州大山深处的宰荡侗寨,一家人就是一个侗歌队,神奇的侗族大歌】这种和声的出现固然是为了歌声的优美 , 但它同时带来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 就是需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协同 , 人与人之间的配合 。 正因为要唱和声 , 所以必须要集体合唱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这个侗族大歌起到了凝聚和团结的这样一个作用 。
推荐阅读
- 徒步|这是欧洲最美徒步路,却遇到超多中国人,这是怎么回事?
- 我的天才女友|豆瓣9.7分神剧,取景地我给10分
- 欧洲旅游|职场人休假之际如何旅行?
- 滑雪|胡同文化:北京城别具一格的独特魅力
- 杜布罗夫尼克|等待,在樱花盛开的春天
- 欧洲旅游|夜晚来临之前,城市等待着天黑!
- 欧洲旅游|疫情想旅游怎么办,直奔马拉加!
- 挪威|挪威这个小国家是怎么在冬奥会中脱颖而出的?
- 圣托里尼|希腊爱琴海 不仅有梦幻般的圣托里尼 还有克里特岛的牛头怪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