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猞猁被称为“屠狼机器”?凶狠的狼群打不过软萌的大猫?( 二 )



猞猁非常机警 , 它们的听觉非常发达 , 耳朵经常转动 , 聆听周边的声音 , 能够听到数十米外鼠类活动的动静 。 发达的视觉和听觉练就了其捕食小型鼠类的本领 , 填饱肚子没有问题 。 在冬季捕获猎物后 , 它们会将吃剩的肉埋在积雪下“冷藏” , 待饥饿时取食 。
猞猁是夜行性猎手 , 没有固定的巢穴 , 它们白天躺在岩石上晒太阳或者在大树下躲避风雨 。 它们既可以数公顷的地域里孤身蛰居几天不动 , 也可以连续跑出十几千米而不停歇 。

【为什么猞猁被称为“屠狼机器”?凶狠的狼群打不过软萌的大猫?】猞猁还善于埋伏 , 它们捕猎的时候 , 会借助大树、石头等做掩体 , 藏在猎物经常出现的地方 , 等猎物靠近时 , 才出其不意的发起攻击 , 捕获猎物 , 不过它们不喜欢穷追猎物 , 这样可以节约更多体力 。
猞猁的性情狡猾而又谨慎 , 遇到危险时会迅速逃到树上躲避起来 , 有时还会躺倒在地 , 假装死去 , 从而躲过敌人的攻击和伤害 。
猞猁还是个出色的攀爬能手 , 可以从一棵树上跳跃到另一棵树上 , 所以能捕食树上的鸟类或松鼠 , 尤其是在夜间能得心应手地猎取在树上过夜的小动物 。

在自然界中 , 老虎、豹子、狼群和熊等大型猛兽都是猞猁的天敌 , 但最可怕的是人为了捕获狍子、野猪等布下的套子陷阱 , 经常会误捕猞猁 。 而且由于人类的活动和肆意捕杀 , 猞猁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
据文献粗略估计 , 中国的野生猞猁有7万只左右 , 种群数量还在减少 , 20世纪70年代以前 , 猎民可以任意捕杀 , 仅在青藏高原每年猎捕的猞猁就达千只以上 。
自1980年始 , 猞猁尽管已被划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但偷猎现象仍时有发生 , 且当地的土畜产品收购部门仍然收购非法捕得的猞猁的毛皮 。

吉林省下属有关林业局于1986年、1987年冬季在露水河、东方红、红石、兴隆和长白山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 , 累计调查面积3330公顷 , 仅遇见7只猞猁 。
总之猞猁拥有像猫一样软萌的外貌特征 , 却是丛林中凶狠的猛兽 , 是优秀的猎食者 。 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为滥杀、森林大面积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 , 以及食物来源匮乏等原因 , 导致猞猁的数量越来越少 。

3、猞猁凭什么被称为“屠狼机器”?
一般情况下 , 食肉动物并不会把食肉动物当成猎物 , 因为捕食具备一定猎食能力的猎物存在很大风险 , 远不如捕食食草动物来的划算 。 那么猞猁为什么要屠杀狼崽呢?它有凭借什么能将狼杀到断子绝孙?
我们先来看看猞猁为什么要杀狼:
事实上 , 在猞猁与狼都存在的森林里 , 不光猞猁会杀狼崽 , 如果狼遇到猞猁 , 在拥有胜算的情况下 , 也会对猞猁痛下杀手 。
其实猞猁与狼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 , 它们生活在同一区域 , 生态位又高度重叠 , 也就是说猞猁与狼会为了争夺猎物而设法减少对方的种群数量 , 猞猁杀狼并不是为了吃狼 , 而是为了减少竞争者 。

那么猞猁又凭什么对狼大杀四方?“屠狼机器”的名号又是从何而来的?
1、猞猁专挑狼崽下手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猞猁的战斗能力 , 它是森林中的独行侠 , 如果让猞猁与狼群正面较量 , 恐怕难以取胜 , 或者说根本无法与狼群相抗衡 。 但是猞猁生性狡猾 , 专挑狼崽下手 , 它们会在狼爸狼妈外出捕猎时 , 钻进狼窝把狼崽全部杀死 。
2、狼群拿猞猁毫无办法
如果是在开阔的地方 , 猞猁根本不是狼的对手 , 狼不仅在体型上比猞猁更大、更重 , 耐力方面也远远强过猞猁 , 而且狼往往以群体的方式出现 , 猞猁连一只成年狼都打不过 , 更别说面对狼群了 。

但是 , 猞猁从不离开森林 , 而在森林当中 , 狼群的优势很难发挥 , 一旦猞猁爬到树上 , 狼群拿猞猁根本没办法 。 猞猁还可以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 , 所以狼群守在树下也无济于事 。
3、猞猁的猎杀策略让狼群束手无策
猞猁从不蛮干 , 它们是行踪诡秘的大猫 , 善于隐藏和逃跑 。 所以猞猁在与狼的对抗中 , 会耐心等待成年狼离开狼窝的间隙 , 偷偷潜入狼窝猎杀狼崽 。 而一旦有任何危险信号 , 猞猁会马上逃脱 , 让狼群无可奈何 。
总之猞猁被称为“屠狼机器”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将狼群杀到断子绝孙 , 而且狼群面对猞猁的屠杀毫无办法 , 这是猞猁的狡猾之处 , 也是它们的生存之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