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俄乌战火烧到芯片产业链,对全球影响几何?
炮火声下,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危机(以下简称俄乌危机)进一步冲击了本就脆弱的芯片半导体产业链,并让历经一年多的全球“缺芯潮”将雪上加霜 。2月28日消息,据路透社近日报道,超2600亿美元市值的芯片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正在寻找其他氖气供应来源,以防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导致供应中断 。
与此同时,受美国宣布对俄罗斯出口制裁影响,主要芯片和IT公司宣布停止了对俄业务 。
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报道,由于遵守新的出口控制规定 。英特尔、戴尔等都已暂停向俄罗斯交付产品 。而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则宣布,暂停为俄罗斯公司代工Elbrus芯片等,以及暂停向俄罗斯出口产品和所有销售业务 。
因此,俄乌冲突危机已经影响到ASML的光刻机设备制造采购,而美国对俄的制裁正影响当地芯片销售 。那么俄乌危机对半导体供应链将影响多大范围?
钛媒体App了解到,当前俄乌危机对全球半导体巨头们的产业链影响暂时有限,主要由于此前芯片巨头们加大囤货力度造成自身芯片未面临短缺 。但部分氖气价格不断攀升,或将对中小半导体企业产生一定影响,后续事态发展尚需进一步观察 。
ASML需要的氖气价格出现上涨,或推高芯片成本
俄乌局势牵动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ASML、美光纷纷拉响警报 。
当地时间上周三(2月23日),据路透社引述ASML一位发言人表示,正在寻找其他氖气供应来源,以防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导致供应中断 。
美国DRAM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随后称,乌克兰危机的升级凸显出半导体供应链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一些用于芯片生产的气体就来自乌克兰 。
电子特气被称为现代电子工业的血液,主要应用在半导体、液晶显示、晶硅太阳能电池、光纤等领域 。其中,氖(Ne)是一种用于半导体光刻的稀有气体技术,特别是深紫外光刻技术 (DUV) 的元素 。
这些稀有气体可分别应用于ArF、KrF光刻机中准分子激光光源的生产和半导体刻蚀中,主要用于8英寸晶圆250~130nm成熟制程的DUV工艺技术,但基于英特尔10nm制造工艺的CPU也依赖于氖气 。
尽管惰性气体在半导体制程当中使用比重并不如其他产业,但氖、氙、氪是半导体制造业不可缺少的工艺气体,供应链的稳定性极其重要 。
作为全球半导体原料气体供应大国,乌克兰是包氖、氩、氪、氙等气体的供应大国,其中氖气的供应更是全球市场主导者 。
调研机构Omdia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乌克兰拥有Iceblick、Ingas和Cryoin等重要气体产品企业,占全球氖气供应量的70%以上,而氪气(Kr)和氙气(Xe)的全球供应份额则分别达到40%和30%,而ASML使用的氖气中有不到20%来自该国 。
文章图片
半导体产业链一览
此外,俄罗斯的钯也是半导体的重要原材料,主要用在封装环节,被用于传感器和存储器的制造 。俄罗斯占全球钯供应量的40%左右 。
市场研究机构Techcet表示,半导体制造商对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的C4F6(六氟丁二烯)、氖、钯等特殊原料依赖性较强,超过90%的美国半导体级氖气的供应来自乌克兰,35%的钯来自俄罗斯 。
在业内人士看来,俄乌局势日益复杂可能冲击该地区惰性气体供应,虽短期内不至于造成产线中断,但气体供应量减少仍将可能造成价格上涨,半导体生产成本可能因此上涨 。如后续俄乌冲突进一步升级,很有可能造成相关稀有气体的供应紧张,从而推高芯片产业链成本 。
据美国贸易委员会(ITC)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俄乌在克里米亚半岛局势紧张的时期,氖气价格一度上涨了600% 。
百川盈孚价格数据则显示,国内氖气(含量99.99%)价格已从2021年10月份的400元/立方米上涨到目前超过1600元/立方米 。
集邦咨询认为,俄乌地区局势日益复杂可能冲击该地区惰性气体供应,虽短期内不至于造成产线中断,但气体供应量减少仍将可能造成价格上涨,半导体生产成本可能因此上涨,对晶圆制造成本上升形成阶段性推动 。
“由于美国高度依赖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钯和氖气,美国芯片生产的任何中断都可能对芯片制造产生负面影响,”一位行业专家告诉钛媒体App 。
不过,野村、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华泰证券等机构则给出了与上述相反的意见 。
文章图片
DUV芯片光刻过程,其需要使用乌克兰供应的氖气(来源:ASML)
【视点·观察|俄乌战火烧到芯片产业链,对全球影响几何?】野村表示,大型晶片厂都会有很大的氖气存量,通常能应付3个月或更长时间的供应,许多公司也会从乌克兰以外的公司采购部分氖气 。而摩根士丹利在一份最新报告也指出,对于气体化学品的安全库存量,也有进行相关评估,氖气现阶段安全库存为6个月,认为半导体供应链风险可控 。
华泰证券研究团队认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俄乌份额很小,半导体只是原料的一个细分应用领域,俄乌的钯和氖、氩、氪和氙等原材料占比半导体成本比重较低 。通过加价采购等预计可以稳定半导体制造需求,仅可能造成短期或局部波动 。
此外,华泰证券指出,2014年的俄乌冲突已有产业链波动经验,而且俄乌地区半导体设计制造厂商较少,且已大量受制于美国制裁,因此基本不影响半导体的全球供需,如局势进一步升级也不太会造成全球芯片生产和供应中断 。
美国制裁俄罗斯,对芯片大厂的“缺芯”影响有限
针对乌克兰局势,2月25日开始,美国出台了多项针对俄罗斯的新出口管制,称半导体、计算机、电信、信息安全设备、激光和传感器将受到新禁令的约束 。受制裁的多家俄罗斯银行,旗下客户已无法使用苹果的Apple Pay及Google的Google Pay服务 。
对此,英特尔、台积电、戴尔、苹果、Google等重要科技企业都已暂停与俄罗斯企业的合作,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则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消息称,它们正在评估新规则对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影响 。
2月27日,《俄罗斯商业咨询》(RBC)援引两位IT市场人士的消息报道称,美国CPU企业英特尔和AMD已暂停向俄罗斯出货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英特尔和AMD口头告诉俄罗斯客户,两家公司的产品暂时不能运往俄罗斯,而且中国合作伙伴已收到英特尔关于禁止向俄罗斯供应处理器的通知 。与此同时,俄罗斯电子开发商和制造商协会(ARPE)也证实了英特尔和AMD“断供”的消息 。
据俄罗斯央行透露,VTB Group、Sovcombank、Noikombank、Promsvyazbank及Otkritie等受到制裁的俄罗斯银行,旗下客户已无法使用Apple Pay及Google Pay服务 。
文章图片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针对乌克兰危机发表的声明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台积电也宣布,不再制造出货给俄罗斯ASIC(专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小型公司Elbrus 。
另据钛媒体App了解,俄罗斯主要军民两用核心CPU多数仍采用英特尔平台 。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俄罗斯半导体所需生产、制造与采购来源来自台积电与美国英特尔等企业,且多数为成熟制程,而芯片断供风险可能会影响Elbrus这些半导体领域的中小企业发展 。
据中国电子报,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表示,来自乌克兰的原料供应问题若短期内得不到解决,俄乌危机事件有可能对部分中小公司的运营产生一定影响 。主要因为供应商多会优先保证大客户的供给,如果出现供货紧张,小公司的货源就有可能得不到及时补充 。
不过就现阶段来看,俄乌危机暂未对芯片大公司以及整个产业链造成巨大破坏,而且未显著反应到芯片价格上 。
美光科技表示,该公司在惰性气体的采购上已多元化,氖气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亚洲等各地供应商 。此外,美光还保持了适当的惰性气体库存,并与主要供应商签订了多项长期供应协议 。晶圆大厂联电也表示有多重来源,不会依赖单一供应商,能够找到替代货源 。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表示,俄乌危机对他们的芯片生产没有直接影响,他们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我们有足够的(原材料)库存 。我们准备充分,所以没有理由担心,”SK海力士CEO李锡熙上周在一次媒体活动中表示 。
英特尔向媒体表示,其多元化的全球供应链将当地潜在的断供风险降至最低,预计乌克兰局势不会对其供应链产生影响 。晶圆代工公司格罗方德(Global Foundries)也表示,公司的全球化布局以及在各地建设的供应体系,将减轻乌克兰局势带来的供应风险 。台积电则对外透露,公司已建立“风险应对体系”,以应对气体等原料供应风险 。
SIA在声明中指出,俄罗斯并不是半导体的重要直接消费国,占全球芯片采购量的不到0.1% 。因此,半导体行业拥有多元化的关键材料和气体供应商,不会存在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相关的直接供应中断风险 。
而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虽然电子特气拥有诸多壁垒,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但目前中国也取得了多个品种的技术突破,部分电子特气技术已经逐渐实现国产化 。
国内特种气体市场资深分析师任路则表示,虽然氖、氪、氙为半导体行业生产所必需,但是其绝对使用量并不高,作为钢铁行业的副产品,全球市场体量不是很大 。“中国是全球钢铁大国,对于这些稀有气体的纯化技术已经实现了突破,生产工艺也比较成熟,不再是能够‘卡中国脖子’的技术了 。”
国金证券认为,后续如果有氖气、氪气和氙气的供应风险,国内凯美特气、华特气体可供应光刻气体 。凯美特气供应相关稀有气体,氖、氪、氙及混合气体等;华特气体供应光刻用的氪氖混合气、氟氖混合气等气体 。如果乌克兰氖气、氪气等供应受阻,国内两大重要A股——凯美特气(002549.SZ)、华特气体(688268.SH) 有望受益,供不应求态势下公司业绩弹性可期 。
不过,未来是否会向产业链下游环节传递,仍需进一步观察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俄罗斯“芯”酸往事:从行业霸主到无人问津
- 视点·观察|梁建章:有关人口政策的十大认识误区
- 视点·观察|通货膨胀危害有多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亚于对钱包的影响
- 通信技术|NetBlocks:俄乌冲突导致脸书推特的访问受到限制
- 视点·观察|“适老”就是低端?智能家电轻松上手咋就这么难
- 安全|俄乌冲突期间“匿名者”黑客组织的行动速度比政府还要快
- 视点·观察|“监控员工上网”的是非曲折 员工又该如何反监控?
- 视点·观察|“反广场舞神器”热卖 用它解决噪声问题合法吗?
- IT|俄乌冲突波及汽车业:大众、雷诺计划暂停部分工厂生产
- 视点·观察|乌克兰科技公司正在做着最坏的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