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5G网络加速向智能绿色演进

2月21日 , 华为公司在上海举办2022年首场无线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发布会 , 面向全球重磅发布新一代无线网络架构IntelligentRAN和第三代大规模阵列天线系列设备 。
新一代架构以人工智能为核心 , 目标是让5G网络业务、体验和运维更智能;新一代设备聚焦绿色低碳 , 在保证网络性能的同时 , 尽可能降低能耗……领军企业的标志性布局折射出5G网络的演进趋势 , 智能化、绿色化加速到来 。
将人工智能引入无线网络
“对华为来说 , IntelligentRAN意味着无线网络向智能化演进 。 ”华为公司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甘斌表示 , 以5G为代表的通信技术是人工智能的基础 , 也正在被人工智能改变 ,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无线网络实现大数据的关联分析、智能预测和智能决策 。
采访人员采访获悉 , 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在3G时代、4G时代已经萌芽 , 但是直到5G时代才出现明确的趋势 。
这与5G时代更多样复杂的网络需求直接相关:一方面随着无线网络不断迭代 , 频段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高 , 由此带来很大的覆盖、容量、时延等网络能力差异;另一方面 , 网络部署也从传统的以小区为中心 , 走向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和网络环境精准定制 , 需要用智能化方式实现多频利用更高效、多维业务体验更优 。
“不同于具体产品的创新 , 架构平台是无线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研发创新的基础 , 它规范网络中逻辑网元与功能模块的作用与边界 , 确定统一和规范的接口标准 , 支撑无线产业协同发展 。 ”甘斌说 。
据介绍 , 早在2007年 , 华为公司推出SingleRAN架构 , 用一套硬件实现多代无线网络融合部署 , 因此赢得竞争优势 。 而IntelligentRAN正是在SingleRAN基础上的升级——引入移动智能引擎 , 通过基站侧实时移动智能引擎和网络侧非实时智能引擎在数据、建模和决策方面的协同 , 实现无线网络全流程智能化 。
【方面|5G网络加速向智能绿色演进】该架构的作用在于优化网络体验、降低部署成本、减少故障等 。 以网络运维为例 , IntelligentRAN通过引入故障特征自学习、知识图谱等智能化能力 , 实现故障精准识别和根本原因分析 , 使故障处理从人工走向自动化的预测预防 。
能耗焦虑倒逼行业绿色发展
能耗 , 是5G网络运营的一个痛点 。 在我国“双碳”战略加快实施的大背景之下 , 绿色发展成为5G技术的必由之路 。
业界预测 , 2030年移动网络流量将会呈现百倍增长 , 由此带来站点、频段、带宽、通道数的叠加 , 将使无线网络能耗呈现快速增长 。 一位负责推进5G网络建设的经信部门工作人员曾向采访人员表示 , 5G基站的耗电量约为4G基站的3倍 , 当然这与国内很多基站是2G、3G、4G、5G“四代同堂”运行有关 , 原本的电力容量可能已经接近饱和 , 再新增5G设备 , 用电还要增加 。
因此 , 很多城市不仅要协调电力公司开通绿色通道 , 把过去的转供电改为价格更便宜的直供电 , 还要求运营商和设备商产品加快绿色节能方面的创新 。
据甘斌介绍 , 华为公司从2019年提出绿色节能方案 , 目前主要是通过超大规模天线阵列创新降低能耗 , 同时用户体验和网络指标不受影响 。 此次发布的第三代大规模阵列天线系列设备 , 相比第二代的192天线阵子 , 进一步提升到384天线阵子 。
“超大规模天线阵列实现更窄的业务信道波束 , 在终端接收相同功率的情况下 , 基站可以配置更低的发射功率 , 以降低基站能耗 。 ”甘斌说 , “这一代产品 , 我们和三大运营商在十几个城市进行了规模商用验证 , 在覆盖指标不变的情况下 , 发射功率可以降低一半 , 能耗可以降低约30% 。 ”
爱立信、中兴通讯等5G设备商近年来同样在绿色发展方面发力 。 例如爱立信提出射频单元节能方案 , 运营商可以根据实时业务的多少 , 用不同级别的“关断”达到节能目的 。 再如中兴通讯在5G设备减排方面 , 聚焦新功放、新材料、新工艺等升级 , 以实现减重、散热、降低噪音和能耗 。
5G基建与应用继续“加速跑”
2019年6月6日 , 中国为三大运营商和中国广电颁发5G商用牌照 , 宣告5G商用的到来 , 开启了5G网络建设加速跑模式 。
“全球已有200多张5G网络正式商用 。 消费者方面 , 移动体验不断升级 , 移动场景流量在过去一年增长43.5%;垂直行业方面 , 数字化已形成规模效应 , 一万多个行业数字化创新项目实现了降本、增效、提质、安全 。 ”甘斌说 。
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通信业统计公报解读》显示 , 截至2021年底 , 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 , 去年全年新建5G基站超过65万个 。 目前 , 我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 , 实现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 , 并逐步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地区逐步推进 。 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0.1个 , 比2020年末提高近一倍 。 5G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 5G移动电话用户已达到3.55亿户 。
受访人士表示 , 不论是智能化 , 还是绿色化 , 业界关于技术和产品的创新都是为了建好、用好5G这条“网络高速路” 。 单纯从技术角度来看 , 5G最初定下的三个基础指标已经达成 , 分别是实现每平方公里100万个物联网设备连接、用户速率10Gbps和1毫秒极低时延 , 接下来就是要持续创新技术应对商业挑战 , 在保证网络体验的同时 , 降低比特成本 。
设备总有老旧的一天 , 到了10年一换的时候 , 新一代设备可以实现更好的网络体验 , 成本还能保持差不多 。
编辑:秦立玲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 , 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热榜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