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星球大战》中的“塔图因”有现实版

【天文学|《星球大战》中的“塔图因”有现实版】参考消息网2月28日报道据美国每日科技网站2月26日报道 , 研究证明 , 地面望远镜可以搜索到拥有两颗恒星的行星 。
天文学者利用一项新技术确认了一颗现实中存在的“塔图因” 。 “塔图因”是一颗虚构的拥有两颗恒星的行星 , 它是电影《星球大战》中卢克·天行者的故乡 。
现实中的这颗行星名为开普勒-16b , 距离地球约245光年 , 是一颗气态巨行星 , 大小与土星相当 。 科学家已经知道这颗行星的存在 。 但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 , 一个国际天文学者团队对他们如何成功应用一种技术作出解释 , 该技术以前从未被用来观测围绕两颗恒星运行的行星 。
该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天文学系的戴维·马丁说:“这证实我们的方法是有效的 。 这将为我们现在应用这种方法来识别其他类似系统创造机会 。 ”
长期以来 , 天文学界一直在使用这种叫作“径向速度法”的技术 。 天文学者首次发现环绕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行的行星就是利用“径向速度法” , 当时使用的也是获得此次发现的望远镜 。
“径向速度法”涉及分析恒星星光的光谱 。 天文学者通过地面上的望远镜收集光谱数据 。 在这项研究中 , 天文学者使用了设在法国的望远镜——上普罗旺斯天文台 。 在图表上标记这些光谱数据可以绘成一条线 , 但当行星围绕两颗恒星运行时 , 这条线会“晃动” , 从而在光谱中生成一条颤抖的线 。 这种晃动意味着 , 那里有一颗行星 , 而天文学者可以利用它获得有关行星的其他许多信息 , 包括其质量 。
马丁说 , 测量径向速度是天文学者识别太阳系外行星的最佳工具之一 。 但在这项研究之前 , 天文学者一直未能利用它在太阳系外找到环绕两颗恒星运行的行星 。
这项研究本周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
2011年的一篇论文描述了第一颗得到证实的“环双星行星” 。 随后 , 其他一些“环双星行星”也被人发现了 。 但在这项研究之前 , 没有一颗“环双星行星”是利用“径向速度法”发现的 。
马丁说:“人们曾经面对的问题是 , 拥有来自两颗恒星的两套光谱使事情变得非常棘手 , 人们正努力实现足够的精确度 , 以看到行星造成的晃动 。 而我们克服了这个问题 , 方法是调查拥有两颗恒星的系统 , 这两颗恒星互相环绕 , 一颗恒星很大 , 一颗很小 。 ”
这项调查名为“在轨行星护卫的双星” , 是为了寻找“环双星行星”而专门开展的 。
被开普勒-16b环绕的其中一颗恒星的质量约为我们太阳质量的三分之二 , 另一颗恒星的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20% 。
自2016年7月以来 , 天文学者一直在观测这一系统 。
马丁说 , 证明可以通过测量径向速度来识别环绕两颗恒星运行的行星为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打开了大门 。 这对天文学者来说很重要 , 其中原因有很多 , 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围绕两颗恒星运行的行星同其恒星之间的距离往往使这些行星适合孕育生命 。
马丁说:“这些行星往往身处宜居带 , 它们同其恒星之间的距离适宜 , 因而有望在它们上面发现液态水 。 ”
马丁说 , 主要由气体构成的开普勒-16b不可能成为适宜生命生存的行星 。 但使用“径向速度法”可以帮助天文学者找到其他类似的行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