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如今的时代 , 艺术与灵感迸发 , 各式各样的艺术创作 , 在这个包容的世界之中绽放着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光芒 。 它们是创作者的灵感结晶 , 它们蕴含着创作者深刻的思考和美好的祝愿 。
即便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 , 但艺术没有国界 , 在世界上的三个不同的地方 , 不同的国家 , 三位艺术家以手为主题元素进行创造 , 赋予其特殊含义 。 这三只世界上最特别的手 , 一只在沙漠 , 一只抓着树 , 最后一只在中国 。
沙漠之中的指路之手这沙漠之中的手的创作背后还有一个故事 , 正是因为有了这位艺术家的经历 , 才有了这屹立在沙漠之中的这一只手 。 这个沙漠位于南美洲 , 名叫阿塔卡马沙漠 , 是全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 。
上世纪八十年代 , 一名出生于智利的艺术家来到这一片沙漠之中 , 希望这无边无际的沙漠可以为他带来灵感 , 可灵感还没找到 , 这位艺术家就先将自己困在这一片干燥酷热 , 无边无际的沙漠之中 。
值得庆幸的是 , 虽然这位艺术家没有在沙漠里遇见小王子 , 但在夕阳即将落山之际遇见了一名沙漠之中的旅人 。 这一位旅人带领着艺术家 , 仅仅走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走到了沙漠的边缘 , 艺术家这才意识到 , 原来自己一直是在原地转圈 。
有了这一次奇特的经历 , 艺术家有了新的灵感 , 结合自己迷失在沙漠之中的所感所想 , 以及对周边城镇的一系列考察 , 艺术家决定在小镇进入沙漠的入口处 , 建造一只用水泥和钢筋建造的手 , 以自己的左手为原型 , 修筑了一个十一米高的巨手 。
1992年 , 这个手掌顺利完工 , 在作为“网红”打卡点的同时 , 还成为了在阿塔卡马沙漠的迷途者们的指路之手 。 只要朝着这只手走 , 便能找到回家的路 。
揭露战争残酷的“痛苦”之手这抓着树的手位于意大利雪山之上 , 它并不是十分巨大 , 相比较沙漠之中的那一只手 , 可以用小巧来形容 , 但这一只手却蕴含着十分强大的破坏力 。 创造这一只手的艺术家 , 名叫吉赛普佩诺内 , 他被世人称作“贫穷的艺术家” 。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 , 正是二战爆发的时间 , 为了避难吉赛普佩诺内 , 和父母躲进了这深山之中 , 直到逐渐结束 , 吉赛普佩诺内才从这丛林之中走出 , 回到自己的家乡 。
即便在战争之时 , 吉赛普佩诺内一直躲在深山里 , 吉赛普佩诺内也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 侵略者的冷血 , 百姓们的痛苦不堪 。
刚刚结束战争的意大利异常的贫穷 , 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 , 饥饿、寒冷充斥着整个国家 , 百业待兴 。
二十年后的吉赛普佩诺内 , 又一次地回归到了自己避难的那一片丛林 。 战争平息之后的意大利经济快速发展 , 吉赛普佩诺内也凭借着自己的本领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艺术家 , 而这一次到来 , 就是为这已经被改造为公园的避难之地留下一个艺术品 。
吉赛普佩诺内心中 , 早就已经想好接下来自己要做的艺术品——一只用同铸造的一只扶着树的手 , 他用这一只手来呼喊和平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这一只手仍旧深深的抓着树 , 而树受其影响树皮之上产生了被抓伤的伤痕 , 这一只铜手似乎有力量一般 , 深深的抓住树干 , 有了生命 , 有了故事 。
带着美好祝福的灵山佛手1994年 , 江苏无锡市的灵山风景区动工 , 在1997年落成 。 在灵山大佛的入口处有着一只和灵山大佛手掌长得一模一样 , 高为11.7米的金手掌 。 在那一只手掌的手心之中有着一个印记 , 这就是灵山佛手 。
正因为“佛手”与“福寿”同音 , 这一只手在过往游客心中便是带着美好的祝福的 , 是能带来好运的 。 甚至有不少的游客自这佛手建成之后 , 慕名而来 , 为的就是来默默佛手 , 沾沾好运 , 增福添寿 。
结语正如这一位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巨大建树的大家所说一般 , 建筑有着自己的故事 , 不仅仅在于创造它的人 , 还有解读它的 , 观赏它的人 , 是一个民族的性格 , 是一个民族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