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真|穿汉服在广富林拍照被要求支付200元,公共场所“商拍收费”如何界定?

身着汉服,在古色古香的建筑园林留下倩影……随着汉服文化兴起,在沪上古典园林打卡拍照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日常。
不过,也有汉服爱好者遇到了糟心事。市民胡小姐近日向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她与同伴身着汉服在广富林文化遗址拍照时,被景区保安认定为“商业拍摄”,要求他们前往景区市场部报备缴费。虽然经过交涉,小胡一行并未付款,但他们对景区的收费行为表示不解:身着汉服游览景区并拍摄照片,怎么就是“商业拍摄”?
此前,也有景区或公共场所因对“个人写真”“婚纱摄影”等群体额外收取服务费而引发争议。那么,身着汉服等特别服装且拍照的“游客”,到底要不要区别对待呢?
实地探访:穿汉服拍照,就会被收费?
小胡和同伴小文回忆了他们的经历:今年元旦,他们一行8人前往松江区广富林文化遗址拍摄新年照。8人中,既有小胡、小文这样的汉服爱好者,也有摄影爱好者,携带了专业的摄影设备。入园时没有任何人提醒他们与普通游客不同,也没看到拍照收费的告示。然而,小文在一处建筑前拍摄时,被巡查的保安询问是否在市场部报备过。“他们说我们是商业拍摄,得去市场部交钱才能继续拍。”小文对此十分不解,因为当天天气不错,带着相机的游客不少,其中很多都带着专业摄像器材,为什么偏偏要求小文一行报备收费呢?
“保安又说,我们穿着汉服拍照,所以要收钱。”同行几人反复解释他们只是汉服爱好者,穿的也是自己的服装,并非来自影楼。可保安坚称在景区商业拍摄需报备付费。小文要求出示相关文件和规定,保安迟迟拿不出来。一番争执后,双方不欢而散。虽然最终未付费,但小胡一行还是很气愤:为什么穿着汉服拍照就是“商业拍摄”?
事件发生一周后,小胡通过汉服好友群获悉,广富林文化遗址在门口贴出告示,明确“商业拍摄”汉服写真等需缴费。群里为此炸开了锅:“景区怎样认定‘商业拍摄’?”小胡也由此将经历向12345反映,希望有解释。之后,12345转来广富林文化遗址方面的答复,表示确实有对“商业拍摄”收费的规定,只不过应该由景区市场拓展科的工作人员判断是否为“商业拍摄”,而当天保安判断存在瑕疵,向小胡一行致歉。
写真|穿汉服在广富林拍照被要求支付200元,公共场所“商拍收费”如何界定?
文章插图
小胡一行在社交平台分享经历引发热议。
那么,景区到底怎样界定“普通游览”和“商业拍摄”?带着疑问,2月21日上午,采访人员结伴探访广富林文化遗址。其中,一位采访人员身着汉服,另一位采访人员则携带了专业相机、反光板等摄影设备。
在景区入口“朱雀门”处,竖着《入园拍摄须知》公示,显示“为了维护广富林文化遗址正常运营秩序,保护场地及附属设施,为单位或个人拍摄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拍摄环境,公司针对广富林文化遗址内的‘商业拍摄’进行统一管理并收取相关拍摄费用。”其中,个人古风、写真拍摄为每人次200元;婚纱类拍摄为每对新人500元。这则通知的落款时间恰好是2022年1月。
写真|穿汉服在广富林拍照被要求支付200元,公共场所“商拍收费”如何界定?
文章插图
广富林文化遗址门口的告示牌。
不过,面对汉服和专业摄影设备“全副武装”的采访人员,景区入口处的2名保安并未询问游览目的或提及收费要求,只是查看了采访人员的游览预约、随申码等信息,就让采访人员以普通游客身份入园了。入园后,采访人员又根据网友推荐以及部分摄影机构提供的样照,照葫芦画瓢地在景区拍照打卡,整个过程并未遇到保安阻止或表示要缴纳商业拍摄费的情况。不过,采访人员留意到,在部分打卡点竖着提示牌,上书“未经允许,禁止商业拍摄”几个字。
写真|穿汉服在广富林拍照被要求支付200元,公共场所“商拍收费”如何界定?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在红墙前打卡拍照,未见保安前来阻止。
采访人员探访的结果跟小胡的经历截然不同。采访人员遂致电广富林文化遗址市场拓展科询问情况。工作人员表示,保安发现有人拍摄汉服照后会上报给专职人员,专职人员再去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判定是否为商业拍摄,主要判定依据为人员规模及携带设备情况,“一般影楼或摄影工作室来拍照的人数较多,携带的设备也比较专业。”对方还特意强调:“非公开发布的,就不算商拍。”
写真|穿汉服在广富林拍照被要求支付200元,公共场所“商拍收费”如何界定?
文章插图
景区内还竖着牌子,提示“未经允许,禁止商业拍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