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36岁的中国女学霸 , 带火了一条赛道 。
这条赛道 , 就是
所谓异种器官移植 , 就是用手术的方法 , 把某一种属个体的器官或组织 , 移植到另一种属个体的相应部位 。
前不久 ,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做了一件学界一直在尝试的事——他们将一颗猪心脏移植到一名57岁的患者体内 , 并且成功了 , 患者术后3天身体状况良好 。
这台手术成功的关键 , 是那颗移植前被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的猪心脏 。
改造后的猪心脏 , 免除了器官移植手术中最大的风险项——排异反应 。
【美国猪心脏成功移植人体背后,靠的居然是这位中国女博士?】而这项基因编辑技术背后的科学家 , 正是今年36岁的杨璐菡 。
杨璐菡
欢迎来到生物世界杨璐菡和生物学的缘分 , 应该从高中二年级开始算起 。
那一年 , 她加入了学校的生物竞赛队 。 当时队里的带队老师 , 让杨璐菡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一般课本里的生物世界——从最初的花草、昆虫解剖 , 到后来的分子生物学、遗传学 , 这些内容 , 每一个都激起了杨璐菡探索的欲望 。
参加生物竞赛 , 就意味着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心血 。
当时最困难的 , 就是做到超前学习和自主学习 。
杨璐菡早年与老师合影
为了有足够的资格参加生物竞赛 , 杨璐菡需要在一年内 , 把所有生物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都学懂、学精 。
可那个时候 , 她还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二学生 。 上哪儿能最直接、高效地学习到系统的生物知识?杨璐菡和同学们想到了学校边上的四川大学 。
作为一名高中生 , 到大学课堂去旁听 , 原本是一件很酷的事 。 但这对杨璐菡和同学们来说 , 却是不小的压力 。 一开始上课 , 他们完全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 。 一堂课下来 , 往往要回家再看两三遍才能完全弄懂 。
但这并不能打消杨璐菡的积极性 。 哪怕遇到再难的问题 , 她也抱着“一定可以学懂”的信念 , 雷打不动地去听课、消化、做习题 。
终于 , 在2004年7月 , 她代表中国在第15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牌......这枚奖牌 , 让她顺利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学习 。
2008年 , 成绩优异的杨璐菡赴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 从那之后 , 正式开启了她的“基因剪刀”之旅 。
“基因剪刀手”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期间 , 杨璐菡注意到了
拿猪器官移植到人体为例 , 想确保环节安全 , 就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是免疫排斥问题 , 不同的物种之间各有一套独立的免疫系统 , 出于自我保护的特性 , 会天然地排斥对方;二是携带病毒问题 。 猪的基因本身会携带一种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 一旦进入人体 , 就会引发一系列疾病 。
想解决这两个问题 , 很难 。 学界因为没有找到好的方法 , 相关研究已经停滞了十多年 。
在现实的困难面前 , 杨璐菡却选择继续前进 。 她的想法非常简单:每年等待器官供体的人数约有200万人 。 这个数字 , 还只是之前一份统计数据的结果 , 实际人数或许远远大于200万 。 这说明 , 器官供体缺失不但是一个很严重的医疗问题 ,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
异种移植 , 一定要做下去 。
抱着这样的决心 , 杨璐菡在研究中引入了最新的CRISPR-Cas9“基因剪刀”技术 。
在此之前 , 想对猪基因组进行修改 , 只能
随后 , 团队把改造后的猪细胞和人体细胞一起培养 , 发现猪病毒“侵染率下降到了至少以前的1/1000” , 最后实现“在监测灵敏度范围内检测不到任何侵染” 。
推荐阅读
- 血型不同也能器官移植了!华裔女科学家创造 「万能血型」器官,这种神奇的酶发挥重要作用
- “尧唐生物”完成数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创新开发基因编辑药物
- 不是你想的那样:11种颠覆你想象的动物——正确的打开方式
- 为何动物都怕鹅?有鹅的地方没有蛇?鹅的真实面貌超出大家的想象
- 人类终究会殖民火星,但在不远将来火星人或不再把自己当地球人!
- 寄生虫病毒传播基因技术获突破,美或正在基因武器的道路上狂奔?
- 世界第三例艾滋病治愈患者出现?干细胞移植后她体内的HIV消失了
- 游天下美景001南极洲(20)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南极历史,南极条约体系
- 未来或实现“声控”人脑?超声波首次成功控制小鼠脑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