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花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栗子花、板栗花(《常用》) 。
【来源】本品为壳斗科植物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的干燥花蕾 。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 。5~7月花未开时采摘 , 晒干 。
【历史沿革】现行有净制、切制法(《常用》) 。
【炮制方法】净制用清水洗净本品泥沙后 , 晒干(《常用》) 。
【栗花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切制撕成片状 , 筛尽灰屑 。亦可于晒干之后存放 , 临用时再撕成片状(《常用》) 。
【成品性状】栗花:雄花序穗状 。长约15~20cm , 淡黄褐色;雌花无梗 , 生于雄花序下部 , 外有壳斗状总苞 。
【性味与归经】苦、涩 , 温 。归肺、大肠经 。
【功能与主治】收涩止泻 , 温经祛寒 。用于泻痢 , 便血 , 瘰疬 , 阴寒凝滞所致的痹症 , 中风寒湿症 。
【用法与用量】5~10g;或研末 。
【处方应付】处方写栗花、栗子花等均付生品 。
【炮制作用】使药物净洁 , 便于调剂和制剂 。
【化学成分】主含精氨酸 。
【贮藏与保管】置干燥处 。防霉 , 防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