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藤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都淋藤(《补缺肘后方》),兜铃苗(《圣惠方》),马兜铃(《普济方》),青木香藤(《备要》) 。
【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或北马兜铃Aris-to loch i a contorta Bge.的干燥地上部分 。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河北、陕西、江西、河南等省 。秋季米收,陈太汆质,个煤 。
【历史沿革】宋代有洗略炒法(《妇人》) 。此方法一直沿用至清代 。明代又有炒焦为末法(《纲目》) 。清代增加了姜汁炒、酒拌炒法(《得配》)等 。现行有净制、切制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 。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切制
1.切段(《中国药典》1995年版) 。
2.淋润至透,切段,干燥(《规范》) 。
【成品性状】天仙藤:为不规则的小段,茎、叶混合 。茎呈细长圆条形,略扭曲,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褐色,切面有数个大小不等的维管束 。质脆 。叶多皱缩,破碎,暗绿色或淡黄褐色 。气清香,味淡 。
【性味与归经】苦,温 。归肝、脾、肾经 。
【功能与主治】行气活血,利水消肿 。用于脘腹刺痛,关节痹痛,妊娠水肿 。
【用法与用量】4.5~9g 。外用:煎水洗或捣烂敷 。
【处方应付】处方写天仙藤付天仙藤 。
【炮制作用】使药物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 。
【化学成分】主含生物碱,主要为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成分 。
【天仙藤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