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明白热搜榜是怎么形成的 , 比如能在多大程度代表哪些群体的意见 , 也就更有助于各方理性地面对热搜榜 。今天(3月1日)起 ,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实施 。 其要求算法推荐服务应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 , 鼓励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综合运用内容去重、打散干预等策略 , 优化规则透明度和可解释性 。 建立健全算法机制机理审核、科技伦理审查、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等管理制度 , 不得利用算法操纵榜单、控制热搜等干预信息呈现 。
这个和热搜规则有关的新闻也一度上了微博热搜 。 毋庸置疑 , 微博、今日头条等几家信息平台的热搜榜 , 已经在很大程度取代传统的报纸、电视的功能 , 成为人们了解世界的信息窗口 。 因为受众甚多 , 也就自然众口难调 。 每当人们发现自己认为不重要的新闻霸榜 , 而自己关注的新闻很难被刷到的时候 , 难免会本能地质疑平台规则是不是有问题 。 此前有互联网企业 , 确实也曾因为涉嫌操纵热搜榜而被处罚过 。
当算法推荐在人们接触信息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时候 , 加强透明化、规范化 , 就成为绕不过去的呼声 。 从这个层面看 , 正在实施的算法推荐管理规定 , 是适应网络发展需求的必要举措 。 而对于互联网平台企业而言 , 这也是一场“大考” , 一场较为严峻的考验 。
首先 , 因为热搜榜等位置的重要性 , 大众眼球就是资源 , 就会滋生利益 。 无论是平台自身还是其他机构 , 都存在利用算法来谋利的冲动 。 很长一段时间 , “买热搜”几乎成了行业内外皆知的“公开的秘密” 。 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娱乐八卦上热搜 , 网友就会怀疑这是不是经纪公司或者粉圈之类花钱买的 。 小圈子话题长期霸榜 , 也就难怪引发了大范围对饭圈文化的不满 。
但是买热搜是怎么实现的 , 普通网友其实并不清楚 。 如果平台企业公然把热搜榜拿来竞拍变现 , 显然会遭到网友反对 , 从而失去信息市场的公信力 。 所以除了标明的商业推广 , 企业大概率不会进行直接的平台交易 。 也不排除有市场机构 , 可能绕开平台 , 通过策划大V发帖、组织水军刷屏等 , 营造话题高热度的假象 , 钻了算法的漏洞而登上热搜榜 。 即便如此 , 这种手段是不是合理合规 , 是不是构成对热榜自发秩序的破坏 , 都需要平台来回答 。
其次 , 什么话题才有资格上热榜 , 确实没有很明确的标准 。 很多网友对娱乐八卦霸占热搜榜不满 , 但无可否认的是 , 如果让普通人自己选择 , 通常就是娱乐八卦比严肃新闻更有吸引力 。 那热搜榜是完全根据哪个话题观看量多的客观数据 , 还是要参考新闻价值等主观标准?这对平台企业而言 , 是超越于技术层面的问题 , 面对起来并不容易 。
要减少因对热搜榜内容的不同意见而引发争议 , 最好的办法也唯有如管理规定所要求的——优化规则透明度和可解释性 。 让更多人明白热搜榜是怎么形成的 , 比如能在多大程度代表哪些群体的意见 , 也就更有助于各方理性地面对热搜榜 。 这不仅是对用户负责 , 也是对平台自己负责 。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守一
【信息|评论丨“不得利用算法控制热搜”,对平台企业是场“大考”】编辑 汪垠涛
推荐阅读
- 数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今天起正式施行
- Smartisan|北京锤子科技股权冻结信息清零
- 商旅|《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今天起正式施行
- 歌曲|小米音乐 4.6.0.0 发布:支持还原歌曲信息、增加车载歌曲等
- 信息|B站语音弹幕审核专利公布
- 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今天起正式施行
- 社会信用体系|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传播买卖信用信息
- 商户|互联网平台不得利用算法推荐实施垄断传播违法信息
- 最新消息|《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今天起正式施行
- 协同|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打造算力一张网(评论员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