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淋巴结信号传导” , 这种不对称基因的运作机制在大脑不对称发展中发挥着一些作用 。 换句话说 , 左撇子的出现是大脑运动功能不对称的反应 。
除此之外 , 就是像一些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结果 , 比如模仿学习 。 不难发现 , 这些主流的学说都把惯用手的出现指向大脑 , 大脑的不对称发展和结构影响了人类惯用手 。
左撇子还是右撇子
科学家为了研究大脑与惯用手之间的关联差异 , 来自英国的科学团队通过英国生物库和相关受实验的400000参与者进行了测试分析 。 该实验发现了惯用手与大脑之间的相关基因座 , 在用手习惯中发现了四个重要的基因座 。
其中三个在编码与大脑发育 , 模式形成与蛋白质基因或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有关 。 这些联系中的基因表达一定程度上和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症以及精神分裂的发病机制有关 。
通过对惯用手对大脑区域活跃部分的影响扫描显示 , 左撇子在左右语言网络之间有着更强的功能连接 。 左撇子在语言激活区域的大脑影像更为活跃多变 。
其中发现的四个基因座信息中 , 左撇子与大脑发育建立联系的过程还有着明显不同 。 基于惯用手基因座的研究 , 神经元发育和神经退行性中 , 左撇子也有着更高的表现 。
换句话说 , 左撇子比右撇子的大脑发育有着明显的区别 , 这种差异导致了左撇子在语言功能上能够比右撇子激活更多的大脑区域 。 但在大脑神经退行性病变上 , 左撇子有着比右撇子更高的风险 。
这个很大程度上在惯用手的早期发育中 , 参与到大脑活动的神经连接 , 与惯用手相关的三个基因座信息影响着大脑的发育 。 特别是作为神经元细胞组成部分的微管 , 这三种信息在神经元形态发生和迁移中起关键作用 。
可以看出 , 在后期大脑的变化发育中 , 左撇子受到的神经退行性风险比右撇子更高 。 另外在遗传学中 , 科学家们还对澳洲和荷兰的双胞胎家庭进行过惯用手遗传影响的研究 。
这项研究最早在2009年有过相关的实验证明 , 但采样出来的数据还不够完全说明遗传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 如今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 , 遗传因素对惯用手的影响只占据了基因变化的12% 。
人类大脑中的胼胝体是人脑中最大的蛋白质结构 , 其中有许多独立的神经束 , 不同的神经束控制着人类不同的活动 。 这种构造仅存在胎盘发育的哺乳动物中 , 而且相较于同类物种 , 只有人类的胼胝体最为发达 , 这是我们有别于其他物种的地方之一 。
胼胝体从大脑两个半球分隔开来 , 其中一部分成为侧脑室的顶部 。 这种结构在我们的语言学习和使用中不断发生着变化 , 该区域的建立一直到人类35岁前 , 此后的神经元建立和活动开始下降 。
而我们惯用手的使用也在影响着该区域的变化发展 , 胼胝体的大小基本可以用作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 。 有研究报告表明 , 左撇子或是手部灵巧性高的人比右撇子的胼胝体前部大0.75平方厘米或是11% 。
如果你的双手灵活性都非常的强大 , 那么你会拥有比一般人更大的胼胝体 。 胼胝体在人类胚胎发育的早期就会开始形成 , 这个时期的胼胝体发育影响着人类幼儿时期的大脑发育 。
在一些癫痫的治疗手段中 , 通常都会切开胼胝体进行癫痫的减轻 , 甚至对部分脑叶的切除 。 部分大脑神经性障碍中 , 胼胝体前部病变还会导致失语症 。
由于在胼胝体病变的研究中 , 许多相关数据都来自于病患 , 而非健康人群 , 这也使得此项研究不足以说明惯用手对胼胝体的发育影响变化和神经系统病变有关 。
来自环境方面的考察 , 人类的惯用手在子宫发育中也有体现 。 例如 , 部分婴儿在子宫中习惯吮吸的手指 , 在他们出生之后也会使用该部位的手指 。
至此 , 我们可以看出整个惯用手与大脑关系的研究非常复杂 , 这不仅仅只是简单地一些成因联系 , 有的联系甚至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 但却也在微弱的对其进行影响 。
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构成了这两个不同的群体 , 至于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 , 从现如今已有的研究中来看 , 排除后天环境中的改变 , 左撇子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 。
左撇子是好还是坏?
看到这里 , 想必你已经对自己的惯用手有了初步的看法 。 那它是好是坏呢?毕竟 , 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 。 很多神经退行性病变在左撇子人群中有着高发病率以及高联系性 。
推荐阅读
- 速度每秒600公里,地球正以超快速度在穿越宇宙,而我们浑然不知
- 古埃及法老娶自己女儿为妻,还和她生孩子,为何不认为有违伦理?
- 科学家在火山月球上发现类似斯特龙博利的喷发
- ?对比火山玻璃蚀变的生物和非生物模型
- 神秘事件致2.5亿年前海洋含氧量剧烈波动,96%生物随之灭绝
- 2022年世界将迎来5大灾难?中外预言家集体发出警告:比新冠更棘手
- 科学家发现,地球核心有隐藏的未知结构,我们要重新认识地球了
- ?极端环境和极端微生物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