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新冠疫情爆发后的第三个春天 , 全人类都在期盼一个希望 , 这份期待就是新冠最新流行的变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带来的 。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已经取代德尔塔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 , 从全球反馈的临床数据和实验结果都显示:奥密克戎变温和了 。
《美国医学会杂志》刊发的关于南非疫情的一项研究显示 , 与德尔塔相比 ,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南非导致的住院率为31.6% , 比之前下降了一半 , 重症率从29.9%降至18.5% , 死亡率也从19.7%降至2.7% 。 多国的研究人员还发现 , 奥密克戎变异株对肺部的伤害减小了 , 更多表现为呼吸道疾病 。
这就意味着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的终局可能是成为一种流感 , 奥密克戎变异株也具备了流感的一些特征 。
德国生物学家罗兰·艾尔斯评价这种新冠病毒变异株时表示 , “一种主要在上呼吸道系统显现的疾病正在出现” 。
新冠变种毒性变弱和流感化的趋势 , 给了陷入疫情恐慌长达两年的人类社会新的希望: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即将结束 。
新冠变异株会逐渐转变成流感吗?一些国家和媒体已经迫不及待地宣称将新冠作为流感来对待 , 网上一度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后 , 症状比较轻 , 就像是比较重的感冒 , 不必过于恐慌 。 ”
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文章表示 , 疫情将在今年三月出现拐点 。
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Pedro Sanchez)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可以重新评估新冠肺炎从全球流行病到地方病的演变 。 ”他还号召欧洲国家将新冠肺炎当作流感来处理 。
新冠即将流感化的言论 , 让不少本就对防疫产生疲劳的人更加想要放松警惕 。
也有很多科学家对此表示了反对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病毒研究中心病毒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负责人大卫·罗伯逊教授表示 , “认为新冠变种越来越温和”和“视新冠变种为流感”都是谬论 。
奥密克戎有三大区别于流感和其他变异株的特点 。
即使是轻症也会有后遗症张伯礼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奥密克戎”等于“大号流感”是不恰当的 , 新冠肺炎的后遗症还是比较多的 , 远远高于流感 。
根据国外反馈的数据 , 有超过50%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确诊患者 , 即使是轻症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后遗症 。
据媒体消息 , 以色列奥密克戎的确诊患者康复后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副作用 , 临床症状为偏头痛、失去意识、肌肉疼痛和虚脱 。 这些后遗症在女性中最常见 , 一些孕妇和产后女性患者出现的后遗症更严重 , 会出现抽搐 , 甚至昏迷的症状 。
以色列卫生部发言人表示 , 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感染症状较轻 , 但出现的后遗症持续时间长 , 甚至比前几波疫情导致的后遗症更严重 。
奥密克戎或将导致终身脑损伤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感染有轻症化迹象 , 主要表现在对肺部的损伤减小了 , 但对神经系统造成的伤害增强了 , 甚至会造成终身脑损伤 。
根据英国方面的疫情监控数据显示 , 奥密克戎成为全球流行毒株后 , 约24%患者在急性期就出现“脑雾”症状 , 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和其他神经性疾病 。
奥密克戎导致的感染病例不分年龄、症状轻重程度 , 都可能会出现“脑雾”的后遗症 。 而且这种后遗症不仅会出现在感染期 , 还可能在康复数月后出现 。
《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的研究成果发现 , 确诊患者接受治疗后 , 平均长达7个月以上 , 都还有可能会出现“脑雾” 。
虽然目前还没有研究证明“脑雾”对人体的伤害有多严重 , 但很多专家担心 , 新冠引发的“脑雾”会导致永久性脑损伤 。
奥密克戎致人再感染风险是其他毒株的3倍根据南非研究人员发布的研究成果显示 , 新型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二次感染风险是德尔塔变异株的3倍 。
推荐阅读
- 再刷新!月球最后活跃于20亿年前,科学家探寻月球演化奥秘
- 氦元素在宇宙中极为丰富,为什么在地球上却极为稀缺?
- 宇宙大爆炸“炸”出了所有物质?那其中的原始材料来自哪里呢?
- 卡西尼号揭示了土卫二可能适合居住的内部海洋
- 地球上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是安排好的,科学家:这太过巧合!
- 速度每秒600公里,地球正以超快速度在穿越宇宙,而我们浑然不知
- 人类真有“音乐细胞”,科学家首次发现歌唱神经元,唱歌就有反应
- 假设俄罗斯“故意搞破坏”,美国宇航员能返回地球吗?答案尴尬了
- 世卫发出警告后,日本科学家也有新发现,奥密克戎亚型或引发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