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都比较熟悉太阳了 , 简单来讲 , 太阳就是一个致密的“火球” 。 但严格来讲 , 太阳其实是一个核聚变的能量体 , 外面包裹着各种电浆物质 , 能量巨大 , 而且非常活跃 。
根据科学家已有的观察 , 太阳的这种活跃程度很快便会在未来十亿年后发生重大改变 。 未来50亿年内 , 太阳会逐渐演化成一颗红巨星 , 然后成为一颗白矮星 。
这便是太阳的命运 , 不过地球呢?要知道我们作为人类只可能生活在地球这种类地行星上 , 比起太阳 , 想必大多数人应该会对我们的地球更感兴趣 。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 , 地球的寿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 是无限的 , 不过这取决于你如何去看待寿命和存在这件事本身 。
地球未来命运的变化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 , 地球作为岩态类地行星 , 其内部核心的运作是一切存在的基础 。 对地球自身来讲 , 这便是它的心脏 。 如果从人类常规认知下的生命 , 必须要有活动变化 , 无论它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 。
【地球已经诞生45亿年了,那么,它的寿命究竟有多长呢?】一种形而上的变化来讲 , 我们可以说这是有生命的 。 要以这种标准下来看 , 那么地球的寿命大概还有40亿年左右 。 这种状态变化未来会以地球核心逐渐停止运转来判定 。
由于行星不像恒星 , 恒星的运作本质上是各种能量物质的聚变 , 换句话说 , 恒星它是能源提供者 。 而行星的动力则来自于碰撞初期留下来的热能 , 这种热能随着岩态外壳的聚集形成减缓了能量损失 , 行星本身是没有能源的 。
一旦核心能量耗尽 , 那行星自然就死亡了 。 地球的核心如果停止运转 , 那么地球就会变得异常寒冷、磁场消失、大气层消失、水分蒸发 , 最终变得比火星还要凄凉 。
但我们换个角度来看 , 结果就不一样了 , 或者说问题本身可能就被改变 。
地球作为一颗岩态类地行星 , 抛开其他不谈 , 它就是一块石头 , 一块宇宙中比较大个儿的岩石 。 石头又有什么寿命可言呢?就算我们要赋予它一种存在方式 , 石头的存在可比恒星久远得多了 , 在宇宙中甚至可以和宇宙同期存在 。
恒星的陨灭往往是自身物质消耗殆尽 , 由于没了动力来源 , 恒星只有变得寒冷 , 而且随着自身的塌缩 , 其自身原本的质量大小决定着它未来的变化 。 白矮星还是黑洞 , 到了这一地步 , 恒星就已经脱离了恒星的判定标准了 , 它成为了另外一种天体 。
行星无论有没有核心的动力表现 , 只要一种天体符合行星标准 , 它就是行星 。 质量过小 , 或者没有自身轨道的 , 则被归纳到流浪小行星 , 或者矮行星 。
而行星自身没有任何属性可言 , 比如生命形式 , 轨道公转周期等等 , 这些都是恒星或者其他因素赋予的 , 包括生命的演化 。 行星不过是一个孕育可能性的场所 , 运气好点的行星在宜居带中 , 能够发展出生命 。 运气差的就像水星这种 , 和恒星挨得太近 , 把自己给烤焦了 。
另外 , 宇宙环境不像地球 , 如果把行星以岩石作类比 , 在地球上的岩石会受到风化作用或者雨水冲刷 , 逐渐消失变成尘埃 。 但宇宙环境简单又纯粹 , 有时可能会比较多变 , 总体来讲 , 行星在宇宙中不会受到太多影响 。
如果一颗行星它运气足够好 , 经历了生命演化 , 完成了使命 , 逃过了红巨星的吞噬 , 而红巨星也没有变成黑洞 , 刚好还在后来的岁月变迁中没有遭到任何大型陨石的撞击 , 或者天体碰撞 。
那么 , 这颗行星基本可以和宇宙同步存在了 , 到了这个地步的行星 , 已经是存在本身了 。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 , 行星的寿命是无限长的 , 基本不会消失 。
关于行星形成的过程 , 科学家们至今其实也没搞明白行星是怎么来的 。 最主流的理论是 , 行星是在原始星云坍缩成气体和尘埃盘期间形成的 。
恒星初步形成的时候 , 由于恒星引力作用下 , 周围环绕着旋转的原行星盘 , 原行星盘的尘埃粒子通过吸积过程中不断碰撞累积质量 ,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大 。
变大后的小行星有了自己的质量和引力后 , 自身也有了吸引能力 , 通过自身加快物质累积 , 直到在重力作用下向内塌缩形成原行星 。
简单来讲 , 这就是块宇宙石头 , 不过在演化过程中 , 各种小行星都有可能在这种混沌中发生碰撞 , 这才有了自身的能量累积 , 让它们形成核心 。
推荐阅读
- 为何四级宇宙文明很少被提及?那有多恐怖?不免为人类未来担忧
- 鸻是什么鸟类,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
-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最终会演变成流感吗?专家:后遗症无法忽视
- 再刷新!月球最后活跃于20亿年前,科学家探寻月球演化奥秘
- 人类智慧文明发展至今,面对这3个谜团,却表现的无知又渺小
- 氦元素在宇宙中极为丰富,为什么在地球上却极为稀缺?
- 宇宙大爆炸“炸”出了所有物质?那其中的原始材料来自哪里呢?
- 卡西尼号揭示了土卫二可能适合居住的内部海洋
- 地球上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是安排好的,科学家:这太过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