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人士以及原本就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群 , 爬山时如果争强好胜、过于追求时间和速度 , 就有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或肺栓塞 , 甚至可能猝死 。
04
爬山姿势无所谓
不正确的爬山姿势、速度、节奏 , 都会对膝关节造成损害 。
有人为了赶时间会快速下山 , 跑着下山带给膝盖的冲击力 , 就像膝盖遭受成千上万次半吨左右重量的打击一样 。 如果提着或背着东西冲下来 , 对关节的损害更大 , 就像拿锤子猛砸自己膝盖一样 。
因此 , 为了自己的膝盖和安全 , 必须掌握正确的登山姿势 。
爬山方法有讲究
01
学会途中休息
一般是长短结合 , 短多长少 。 一般途中短暂休息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 , 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 , 以站着休息为主 , 调整呼吸 。
长时间休息以每60-90分钟一次为好 , 休息时间为15-20分钟 。 长时间的休息应卸下背包等所有负重装备 , 先站着调整呼吸2-3分钟 , 才能坐下 , 不要一停下来就坐下休息 , 这样会加重心脏负担 。
02
速度要放慢
刚开始徒步可以放缓一点 , 让身体每个部分都先预热 , 有个适应的过程 , 5-10分钟后才加快步伐 。
在行走中 , 也要养成个良好习惯 , 集中精力行走 , 不要边走边笑 , 打闹嬉戏 , 更不能大声歌唱 , 这样不但分散其他队员的注意力 , 同时还会无谓地消耗自己的体能 。
03
饮水有学问
爬山时 , 每人每天约3升的饮水量 , 根据天气情况去增减 , 宁多勿少 。
野外补充的水 , 有条件的话最好煮沸五分钟再饮用 。 喝水要以量少次多为原则 , 喝水也是主动的 , 不要等口渴了才被动喝水 。 每次喝两三小口为好 , 太口渴了可以缩短喝水的时间 , 增多几次喝水次数 , 一次喝水太多 , 身体吸收不了浪费宝贵的水源 , 还增加心脏的负担 。
04
穿对衣服 , 负重不要超过体重的1/4
鞋要合脚 , 最好选择专业运动鞋、登山鞋 , 尺码要合适 , 足底、足尖、足跟局部不要承受过多的压力;衣服要宽松 , 以运动服和登山服为好 。 登山时所有的负重不能超过体重的1/4 。
谨记安全爬山守则
01
对大自然保存着一颗敬畏之心
没有哪一座山峰值得我们用生命去冒险!控制自己的欲望、不断提升自身的户外能力、充分重视每一次出行 , 努力做到安全出行 , 不因一时的欲望和冲动而罔顾自身安全 。 敬畏自然 , 重视每一座山峰 。 量力而行 , 不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
02
坚持多人同行的原则
活动中必须坚持多人同行的原则 , 严禁独行 。 因为一人独行遇到意外时没办法得到他人的救助 , 很容易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 。
03
彻底了解行程计划
80%以上的户外事故都因准备不足而引起 。 完整的活动计划应包括天气情况、行程计划、装备食品计划、团队分工、交通接驳、风险评估、安全预案等 , 同时在活动出发前 , 务必使参与人员与留守人员都充分了解 。
05
合理评估身体状况
人在大自然面前真的是渺小 , 与其说征服自然还不如说是征服自己:征服自己那些狂妄自大的想法 , 征服自己那些狭隘自私的念头 。 如何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 是个理智的话题——涉及到自己的正确认识 。
登山途中应定时休息 , 调整呼吸 , 补充食物及水分 。 如遇身体不适 , 应及时告知队友 , 若情况严重 , 应考虑下撤 。
06“安全”二字重于一切
“安全”二字重于一切 。 把户外运动当作锻炼健身 , 而不是竞赛 , 你的心态会平和很多 。 健康第一 , 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在户外 , 切忌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 不挑战自己的极限 , 不冒险 。 适当的放弃行程 , 安全地撤离是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团队负责任 。
风景永远都在 , 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
户外虽美 , 风险却无处不在 , 敬畏自然和生命 , 才能永远在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