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全国爱耳日:干细胞移植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新进展


3.3全国爱耳日:干细胞移植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新进展


文章图片


3.3全国爱耳日:干细胞移植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新进展


文章图片


耳聋是一个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的问题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 , 全球约有2.8亿重度耳聋患者 。 中国残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约有3000万重度耳聋患者 , 每800名新生儿中就有一个聋儿 , 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 , 超过30%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

什么是耳聋?
耳聋是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 , 引起听功能障碍 , 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的统称 。 主要分为感音神经性聋、传导性聋和混合性聋 。





一般认为语言频率平均听阈在26dB以上时称之为听力减退或听力障碍 。 根据听力减退的程度不同 , 又称之为重听、听力障碍、听力减退、听力下降等 。
常见病因有:
先天性的畸形:如耳道闭锁及骨膜、听骨、蜗窗等发育不全等 。
后天性的外耳道阻塞:如耵聍栓塞、骨疣、急性传染病、肿瘤、外伤、炎症中耳炎等 。
其他的病因还有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梅尼埃病 。
传统治疗:
临床上治疗手段主要为安置助听器和安置人工耳蜗
而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 , 干细胞治疗耳聋也成为近年耳科的研究热点之一 。
干细胞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的多潜能细胞 。 在一定条件下 , 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 , 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 , 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 。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的专家学者们表示:干细胞移植修复内耳与传统的治疗方式如人工耳蜗植入术结合将会是解决耳聋问题的研究热点 。
干细胞疗法在耳朵正常结构受损后 , 可通过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 , 诱导分化出与原来形态功能相同的结构 , 迁移到耳蜗受损部位对机体进行修复 , 而这种机制却恰恰可以弥补内耳毛细胞的不可再生特性 。
1
干细胞分化耳蜗相关细胞

Mohammadian F等人报道 , 干细胞可再生螺旋神经节细胞 , 恢复内毛细胞功能;Ka等人研究 , 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 , 并表达毛细胞标志物;He等人调控诱导干细胞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 , 表达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物nestin蛋白 。
Junteno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人类分子遗传学》杂志上报告表示 , 干细胞技术可以用来开发针对这种常见突变相关的耳聋的治疗方法 。 利用干细胞技术 , 他们成功地复制了耳蜗支持细胞 。



Mark A. Parker等人的研究显示:将干细胞注入耳蜗受损小鼠 , 结果显示干细胞迁移至受损耳蜗中 , 并可分化为相应耳蜗细胞结构 。
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干细胞可向毛细胞或神经细胞的方向诱导分化 , 为干细胞疗法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
2
干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干细胞具有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 , 不仅协助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化再生细胞 , 还可提供营养支持、神经传导修复等作用 。
2.1营养支持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 , 可提高神经干细胞(NSCs)在体外的生存能力 , 能提高对神经元听力损失的保护作用 。
2.2神经传导修复
Kamiya K等人在线粒体毒素造成耳蜗纤维细胞的损伤模型上发现 , 移植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动物的听力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 , 免疫组化实验发现移植后干细胞的连接蛋白表达阳性 , 提示可能修复钾离子循环通路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李华伟副教授 , 与美国哈佛大学眼耳医院斯蒂芬(H.Stefan)博士合作 , 经过艰苦努力 , 在成年鼠内耳前庭分离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 , 并将此干细胞经过体外细胞培养后移植到鸡胚胎 , 在发育的鸡胚胎内耳听囊中成功分化为毛细胞 。
此项研究成果揭示了内耳毛细胞可能再生的根源 , 意味着今后有望最终“用细胞移植”的方法实现耳聋病人的听力重建 , 耳聋不再是不治之病 。
该研究结果已在权威杂志Nature Medicine , 2003 , 9(10):1239上发表 , 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金福带领研究团队 , 经过4年研究 , 试着通过干细胞移植实现内耳毛细胞再生和功能重塑 , 从而达到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