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24年 , 叶浅予17岁 , 那时他还不是知名的画家 , 但他已是一个尝过自由恋爱甜头的青年人 。
在杭州私立盐务中学读书时 , 叶浅予认识了初恋女友王文英 。 两个稚嫩的年青人爱得懵懂而大胆 , 不仅在男女防范很严的校规下偷偷通信 , 还曾一起放弃学业去跳级考大学 。
后来由于叶浅予家里破产 , 母亲告诉他:“以后读不起书了 , 还是找个吃饭的地方 , 补贴补贴这个家吧 。 ”
叶浅予才为自己的幼稚不懂事捶胸顿足 , “现在哪是谈情说爱的时候” , 自此断了与王文英的联系 , 也断了恋爱的念头 。
直到1930年 , 因为父母催婚 , 感情一事才重新横亘在叶浅予面前 。
彼时的叶浅予23岁 , 已从一个兼画广告的卖布前台混进了画报出版界画漫画 。 事业的稳步上升 , 也在暗示着他该结婚生子组建家庭了 。
自从体会过自由恋爱这么一回事 , 叶浅予就不甘于被包办婚姻操纵了 。 但奇怪的是 , 收到父母的逼婚信后 , 叶浅予没有做太多的抵抗 , 便踏上了回乡完婚之路 。
出发前 , 他还特地筹了一笔钱用于置办婚礼 , 好让父亲把喜事办得体面些 。 毕竟女方家是书香门第 , 准岳父又在浙江省政府当秘书 , 该有的派头是不能敷衍的 。
婚礼张灯结彩闹了七八天 , 新娘子罗彩云正式嫁入叶家 。
图 | 叶浅予与罗彩云
起身回上海上班时 , 叶浅予执意要把罗彩云留在老家 , 罗彩云却寻死觅活不愿留下 , 非要跟去上海不可 。 这种抗议态度 , 是叶浅予不能想到的 , 他以为罗彩云会是一个满脑子“保姆式侍奉公婆”的传统妇女 。
因为这一点“自以为的偏见” , 叶浅予当时没能体谅到罗彩云初嫁入叶家的尴尬 , 多年后回想 , 他才意识到让新婚妻子留守老家的处境并不好受:
正因如此 , 罗彩云才歇斯底里地闹着跟去了上海 。
“我母亲是个能干人 , 要求媳妇也得能干 , 可是新娘还处在似客非主的地位 , 那日子实在不好过 , 稍一不慎或一失手 , 就得看婆母和姑子的脸色 。 ”
初来到上海伺候小家庭 , 千金小姐出身的罗彩云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 没过几天就因为下厨做饭在半楼梯摔了下来 。 那天叶浅予不知情, 只知道傍晚回来时饭菜已做好 , 房东太太告诉他 , 叶太太中午闪了腰 , 躺了半天就起来做饭了 。
叶浅予听了很庆幸 , 庆幸自己娶到了一位贤妻良母 , 他说:“要是娶的是上海姑娘 , 经这么一摔 , 起码要耍耍小姐脾气 , 埋怨我一顿 , 躺上三天 , 逼我找个阿姨伺候她 。 ”
然而仅仅一年后 , 叶浅予就对罗彩云大改看法 。
那时罗彩云为叶浅予生下了第一个儿子 , 但是却比叶浅予更有一种“完成任务 , 功成身退”的轻松 。 她直接把儿子丢给了奶妈 , 四年后生了女儿 , 又是如出一辙 , 照旧撒手不管 。 叶浅予大感失望 , 控诉说:
尤其在打牌上 , 罗彩云练就了一身好本领 , 叶浅予戏笑她“东南西北春夏秋冬中发”十个字 , 她不用看 , 手一摸就摸得出来 。
“罗彩云无事一身轻 , 早已学会了上海少奶奶的生活作风 , 每天不是打牌就是逛街 , 做饭有娘姨 , 喂奶有奶妈 , 一切家务不用操心 , 还学会克扣家庭开支 , 积攒私房钱 。 ”
这些也只是叶浅予对罗彩云作风上的看不惯 , 更令他痛苦的是精神上的压抑 。
因为罗彩云是文盲 , 不单止是精神世界狭小 , 就连为人之道也懂得不多 。 而叶浅予是个画家 , 天马行空的精神世界迫使他无法与罗彩云有任何共同语言 。 二人间每每开口总是话不投机 , 最后他直接这样定义了这段婚姻:“我们之间 , 除了所谓生物人的关系 , 毫无社会人的交流 。 ”唯一能接上话的 , 只有那两句经典的对白:
推荐阅读
- 公婆联手殴打儿媳,反被儿媳打进医院,儿子强势回应:打她应该的
- 涉案上万元!衡阳县公安局渣江派出所侦破系列砸车窗盗窃案
- 检察官抽丝剥茧破解案中案,一笔劳务费牵出一个大案
- “爸妈离婚,你选择跟谁”妈妈问女儿:妈妈!小棉袄漏风
- 65岁母亲为寻真爱改嫁4次,老无所依要女儿赡养,女儿:想得美
- 拒认杀妻的罗开友:耗资百万揪出已死前妻,蒙冤20年的他结果如何
- 河南男子带娃钓鱼一整天,老婆看到3条大鱼后怒怼:不想过就离婚
- 亲爹看了都不信?福建一女子发照片相亲被爸爸嫌弃,发真实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