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担心的事出现了,隔壁“比邻星”发来无线电信号,要回吗?( 二 )


目前一共有三颗行星绕着“比邻星”运行 , 分别是“比邻星b”、“比邻星a”和“比邻星d” 。 其中“比邻星d”在2022年2月才被天文学家检测到并证明其绕“比邻星”运行 , 其质量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 , 在目前发现的系外行星中是最轻的行星之一 。

而“比邻星b”则被人们关注最多 , 因为在这上面最有可能有生命存在 。
“比邻星b”的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 , 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 , “比邻星”可能存在一颗没有被检测到的暗淡伴星 , 天文学家推测可能是一颗大质量行星或棕矮星 。
为了确认这颗行星的存在 , 欧洲南方天文台在2016年1月就启动了“黯淡红点”计划 。 并且在2016年4月24日 , 被伦敦玛丽王后大学的天文学家古勒姆·安格拉达-伊斯库德带领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团队确认 。

并且经过观测 , “比邻星b”还处在宜居地带 , 也就是说 , 在这颗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
包括日内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内的国际科学家团队 , 通过“岩石态系外行星和稳定光谱观测阶梯光栅光谱仪”对“比邻星b”进行观测 。 测量结果发现 , 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17倍(比最初观测预估的1.3倍小)公转速度为11.86天 。

根据目前人们对宇宙中存在的类地行星观测研究 , “比邻星b”是目前距离地球最近 , 并且可能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 。 如果我们不能证明在这个星球上有外星文明的存在 , 那么它也可能会成为人类未来的“第二个家园” 。
“比邻星b”可能存在外星文明由于“比邻星b”的质量只有太阳的大约十分之一 , 因此它的核聚变反应不会像太阳那样强留 。 它的寿命预计可以达到3万亿年-4万亿年 , 是太阳预估寿命的300-400倍 。

而由于“比邻星”释放的能量较少 , 因此尽管“比邻星b”就它的距离只有地球距离太阳距离的5%(700多公里) , 它所受到的来自恒星的辐射大约也只有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65% , 如此以来 , “比邻星b”的温度应该可以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
不过由于“比邻星b”距离母恒星太近 , 反而可能被潮汐锁定 , 也就是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相互同步的现象 , 就像月球就被地球的潮汐锁定了一般 。

如此一来 , “比邻星b”的一面就会永远朝向它的母恒星 , 另一面则永远处于黑暗中 。 在这种情况下 , 能够宜居的地区就只有晨昏圈 , 在晨昏圈内的温度大概在273k即零摄氏度 , 可以有液态水的存在 。
如果“比邻星b”能有足够厚的大气层 , 那么面向恒星一面的热量也可以传导到背向恒星的一面了 , 这样以来行星表面的宜居范围就可以扩大 。

这样看来 , “比邻星b”中 , 可能真的可能存在外星文明 , 那么这个无线电信号也就有可能是它们发给地球的了 。
不过 , 如果真的就这样证明有外星文明的存在岂不是太简单了 。 在“比邻星b”中 , 环境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要恶劣得多 。

也正因为“比邻星b”与母恒星之间的短距离 , 因此它也会出现巨大的耀斑 , 并且会伴随强烈的紫外线和X射线 , 这些都是对生命形态来说非常致命的存在 。
2019年初 , 科学家就用TESS卫星和地面望远镜观测“比邻星b”的耀亮事件 , 在2019年5月 , 科学家观测到了一次巨大的光学耀斑 , 在短短7秒内 , 亮度竟然暴涨了14000倍 , 这对很多生物来说应该都是毁灭性的存在 。

在太阳上类似的耀斑一般每十年或者二十年才发生一次 , 但在“比邻星b”上却可能每隔几周就发生一次 , 因此“比邻星b”的环境会比地球恶劣很多 。
如此看来 , 在“比邻星b”上存在生命的可能几乎微乎其微 , 那么这个无线电信号由外星人给我们发送的可能也就更小了 。 可能正如天体物理学家安德鲁·西米翁所说 , “比邻星”发出的BLC1信号不过是一种简单的音符 , 在它身上找不到任何其他作用价值 。

不过目前人类对“比邻星”的了解可能还不太够 , 我想人类为了探索第二个宜居星球 , 一定也不会放弃对它的研究 , 虽然依靠目前的科学技术 , 我们可能需要几万年甚至十几万年的时间才能到达“比邻星b” 。

但我们依然相信 , 在不久的未来 , 人类就能将生命延续到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中 。 毕竟宇宙如此之大 ,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类对宇宙的不懈探索 , 相信还会发现更多能够适合人类宜居的星球 。 并且有朝一日 , 能够顺利地抵达“人类的第二家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