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病重,子女偷瞒父亲告诉部队,身份公布后,惊动党中央( 三 )


1950年9月 , 张国福出席了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 , 在会议期间 , 不仅被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人敬酒 , 事后更是被毛主席接到家中用餐 , 不管过去多少年 , 张国福心中一直都记着这件事 。

毛主席
入朝参战 , 死战至最后一人1951年 , 张国福跟随自己的部队47军进入朝鲜 , 作为后续入朝部队 , 在刚进入朝鲜便遭遇了敌人的大规模进攻 , 彼时敌人发动“秋季攻势” , 在临津江一代持续向我军进攻 。
面对敌人的重重进攻 , 张国福所在的连队接到坚守345.6高地的命令 , 作为战略地之一 , 美军自然不愿拱手让出 , 一边是百余人的志愿军 , 一边是成千上万的敌军 。
在敌人飞机的轰炸以及坦克的火炮下 , 张国福等志愿军 , 硬是在这样的条件下 , 坚守了七天八夜 , 没有人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 , 只有朝鲜的大地明白他们的贡献 。
等志愿军部队赶来后 , 345.6高地上全是尸体 , 有志愿军烈士的遗体 , 更多的是敌人的尸体 , 血流成河 , 令人心生胆寒 , 张国福所在的连队 , 在坚守了七天八夜后 , 除张国福外 , 全部牺牲!
但就算仅剩一人 , 张国福还是不曾让敌人越过一步 , 等他一瘸一拐地向师长报告任务完成时 , 在场的众人都落下泪来 , 随后不顾张国福反对 , 坚持将他送回国内疗伤 。

回国学习 , 回到家乡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 , 张国福被送到长春治疗伤病 , 据他本人回忆:自己当时一想起朝鲜作战的景象 , 就控制不住的哭 。 作为全连上下的唯一幸存者 , 张国福内心十分难过 , 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懂 。
在治疗康复后 , 组织上安排他到湖南衡阳军校深造 , 希望他可以学习一些知识 , 但还没等培训结束 , 张国福就提前主动结束了军校深造 , 选择复原回到家乡 , 希望可以在家乡为人民群众做事 。
但回到老家后 , 张国福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 因为在听说他的英雄事迹后 , 家乡领导想让他在县机关领导岗位工作 。

起初 , 张国福的想法是回到家乡 , 回到基层做个简单的工人 , 但现在的生活则是每天讲述英雄故事 , 以及写报告 , 但张国福不想做官 。
最终跟妻子商量后 , 张国福决定离开家乡 , 于是他跟自己的妻子任宝莲离开了榆树县 , 去东北的鹤岗工作 , 作为妻子的任宝莲 , 非常赞同自己丈夫的决定 。
在吸取了教训之后 , 张国富改名为张国福 , 并且将自己的复员证、立功证等证件都给藏了起来 , 到达鹤岗后 , 对外一致宣称 , 自己叫张国福 , 是个退伍军人 , 除此之外 , 再无其他 。

隐姓改名四十年 , 没钱治病 ,在鹤岗 , 张国福先是干起了消防员 , 后来消防队解散后 , 他干脆到了火药厂工作 , 这么一干 , 就是二十年的时间 , 一直到退休才结束 。
在有了孩子之后 , 张国福的工资越来越供应不上家庭的开销 , 但生活就算再难 , 他也没向组织伸过手 , 甚至连自己的身份都没有告诉相关部门 。
在他看来 , 自己确实有荣誉不假 , 但这也是其他战士的荣誉 , 他不愿意借助牺牲战友们的光 , 享受他们所带来的荣誉 , 战争的胜利 , 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功劳 。
抱着这样的想法 ,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 张国福一家七口 , 挤在12平米的平房内 , 在最困难的时候 , 张国福将工作餐带回家给孩子吃 , 并且还要天不亮就出去捡煤矸子 。
在这样的教育下 , 张国福的子女也自小就明白了生活的不易 , 而在他们眼中 , 自己的父亲只是一个退伍军人 , 至于之前的事迹 , 张国福并没有告诉自己的孩子们 。

一直到子女长大 , 张国福的秘密才被揭开 , 一次女儿途经西安办事 , 等事情弄完之后突然想起自己的父亲就是47军的一员 , 于是便想了解自己父亲的过去 。
当听到讲解员讲述张国富的故事时 , 女儿还愣了一下 , 还以为是自己的父亲 , 问了才得知是张国富而非是张国福 , 但在看到英雄照片后 , 女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这不就是自己父亲吗?
发现秘密的女儿回到家中 , 连忙将自己的所见所得告诉了张国福 , 眼看隐瞒不下去了 , 张国福就告诉他们:
“合上功劳簿 ,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 , 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 , 去创造和平的生活 。 ”

对此 , 他的子女们并没有因为是英雄子女而感到骄傲 , 这些年的经历 , 让他们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 也只是埋怨为何不早点将这件事告诉他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