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空间站第3个20吨级舱段:梦天舱挪窝,货物气闸舱世界领先( 二 )



载人航天工程使用的全部对接产品均由航天科技八院提供
航天科技八院拿下“梦天实验舱总体总装”任务的意义则更为非凡 , 由此该院实现了在载人航天工程领域系统抓总任务零的突破 。
再过一两个月载人航天工程全线就将全面转入天宫空间站的在轨建造阶段 , 我们将在半年多时间里完成空间站T字形构型在轨组装任务 , 由航天科技八院抓总研制的梦天实验舱的成败将是最后具有决胜意义的临门一脚 , 该舱段转位组装任务的完成将标志着天宫空间站全面完成在轨组装建造任务 。

梦天号实验舱转位组装效果图
梦天实验舱正样舱目前已经“挪窝(由上海转运至天津AIT中心)” , 且已经完成总装恢复工作 , 正在有序开展组合体联试和系统间测试准备工作 。 按照计划 , 今年下半年该舱段将由长征5B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
天津AIT中心是航天科技五院的“超大型航天器总装测试中心” , 该中心于6年前在天津落成 , 建筑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 , 是目前已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器AIT中心 , 在这里每年可承担6至8个大型航天器的总装测试工作 。

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型航天器总装测试中心
天和一号核心舱实物 , 以及前不久亮相的问天实验舱实物都是在天津AIT中心“力学试验区”的大推力振动台上亮相 。

问天号实验舱与天和一号核心舱在大推力振动台上
AIT中心被誉为“航天器的产房” , 航天器上天之后能不能经受住恶劣的高低温交变环境 , 以及各类辐射环境 , 还有火箭发射段的复杂工况环境 , 这些都需要在地面经过严格周密的测试才能给出答案 。

神舟一号试验船在KM6空间环境模拟器中进行真空热试验
天津AIT中心划分了9个功能区 , 分别是转载间、检漏区、总装与质测区、总装与电测区、力学试验区、热试验区、EMC试验区 。
在天津AIT中心配置的一系列世界领先水平或世界先进水平的测试系统中有两台设备最为抢眼:一个是前文提到的布置于力学试验区的大推力振动台 , 它是由4个振动台组合而成 , 突破了多台体并行同步、高精度大型平台等独门技术 , 垂直推力达到了140吨 , 该指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 可以满足以空间站为代表的未来新一代航天器的力学振动试验需求 。

140吨级世界最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
【天宫空间站第3个20吨级舱段:梦天舱挪窝,货物气闸舱世界领先】值得一提的是 , 两年前我国已将50吨电动振动试验台列入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 而在此之前国外某国曾禁止向我们出口8吨级电动振动试验台 , 显然这一指标早已跟不上我们的发展节奏 。

50吨级电动振动试验系统被列入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航天科技一院研制的世界最大推力70吨级电动振动台(单机)
另一台国之重器就是位于热试验区的“KM8空间环境模拟器” , 该装置直径达到了17米 , 高度35米 , 有5层楼高度的天和一号核心舱置身其中甚至都有些“渺小” , 它能够模拟宇宙真空环境中冷黑及太阳辐照等恶劣工况环境 , 而这也正是航天器上天前必须接受的考验 。

天和一号核心舱被吊入KM8空间环境模拟器进行真空热试验
可以看到这两台设备所能测试的航天器规格早已超出了目前已知的包括天宫空间站在内的各类航天器 , 这是为什么呢?
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 如果有需要 , 这里也完全具备测试载人登月航天器的硬件条件 。 简而言之 , 天津AIT中心虽然是响应载人航天工程需求而诞生 , 但这里绝不会止步于近地轨道载人航天需求 。

KM8空间环境模拟器内部视角
今年载人航天工程还将实施6次发射任务 , 其中包括两艘天舟货运飞船 , 以及将6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的两艘神舟载人飞船 , 再就是最为重磅的两个实验舱发射任务 , 即问天号实验舱Ⅰ与梦天号实验舱Ⅱ 。
问天实验舱前不久已经以“实物”姿态亮相 , 笔者此前也曾有过专门分析 , 那么目前正在天津AIT中心进行组合体联试和系统间测试工作的梦天实验舱又有哪些惊艳之处呢?
梦天实验舱由四个部分组成 , 分别是加压密封舱(工作舱)、货物气闸舱、载荷舱、资源舱 , 其中加压密封舱配置有大量的科学研究机柜 , 是进行舱内科研实验的主要场所之一 , 货物气闸舱对于天宫空间站而言则是一个重要的能力创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