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太行山区,邓公长子在北大跳楼,被困轮椅心向远方


出生于太行山区,邓公长子在北大跳楼,被困轮椅心向远方


文章图片


出生于太行山区,邓公长子在北大跳楼,被困轮椅心向远方


文章图片


出生于太行山区,邓公长子在北大跳楼,被困轮椅心向远方


文章图片


在抗日战争时期 , 日军在奄奄一息之际还不忘借着最后一口气为非作歹 , 对我国进行更加疯狂的举动 。 在这种环境下 , 邓公与其妻子卓琳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 。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邓林 , 因当时深受迫害 , 抗战过于艰苦无法抽出时间来叫他学习 , 所以托陈书莲照顾孩子 。
当第二个孩子到来时 , 卓琳发现资金因为太过操劳、营养不足 , 而导致没有母乳来哺育孩子 , 所有又将他送到清漳河对面一户好人家 , 让他们帮忙照顾他 。

邓朴方一直深受大家喜爱 , 因为那户人家对他照顾有加 , 再加上邓公与卓琳对他的疼爱 , 导致他小时候看起来圆圆滚滚 , 周围的人都亲切地喊他一声胖胖 。 这一叫可就是两年 , 两年的时间他甚至没拥有自己的正式名字 。
后来邓公与自己的好友刘伯承见面 , 三人在院子里讨论 , 孩子已经两岁了 , 快到上学的年纪 , 不能总是叫他的小名吧?另外两个人点头表示赞同 。 邓公一开始给孩子起的名字叫邓太行 , 还没能说完就听到一声轻笑 , 是从刘伯承口中传出的 。

在妻子眼中看来 , 孩子出生于太行山区 , 叫一声太行也说得过去 , 邓公却是知晓原由的 。 原来 , 刘伯承的孩子叫刘太行 , 这一闹竟然险些蹦出两个“太行” , 邓公嘿嘿一笑 , 对刘伯承说 , 既然他抢了自己孩子的名儿 , 那就由他来取名字吧 。
自古以来都是父母给孩子取名 , 邓公能让刘伯承给自己孩子取名 , 可想而知两个人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 。 最后刘伯承见夫妻二人意见都极其统一 , 耐不住二人的热情和信任 , 于是提笔在纸上留下四个字:朴实方正 。
【出生于太行山区,邓公长子在北大跳楼,被困轮椅心向远方】
刘伯承站在纸前对着几个字思索片刻 , 最终再次提笔圈出其中两个字:朴和方 。 孩子长得方正又显朴实 , 这名字倒是非常适合 , 两人听后格外满意 , 于是邓朴方的名字就这么确定下来了 。
邓朴方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 因此即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他依旧是学子中的佼佼者 。 在1962年 , 他进入了北京大学并就读技术物理原子核物理专业 , 因为他想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他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祖国未来的向往 , 满怀憧憬入学 , 在进入大学后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 但事实却不如他所愿 。 当时的政治方向出现一些变化 , 各种矛盾不仅把邓公逼向绝境 , 同时也把危机引到了邓朴方身上 。
有人逼迫他说出事先准备好的话语 , 以此来污蔑自己的父母 , 但是邓朴方没有屈服 。 那些人将他关在充满放射性物质的实验室中 , 在这种环境下 , 人根本无法生存 , 浑身的细胞都会被杀死 , 于是邓朴方咬咬牙 , 选择了跳楼 。

这是位于北大物理系三楼的一个实验室 , 邓朴方从窗口跳下去之后 , 那些逼迫他的人也不再敢有所作为 , 邓朴方在另一方面来说算是打赢了这场战争 。 但是他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 , 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去必定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 他的第十一、十二胸椎以及第一腰椎产生了压缩性的骨折 。
在当时的局面 , 虽然邓朴方已经伤势惨重 , 但依旧没有一家医院敢收留他 , 就因为他是邓公的孩子 。 多次辗转各家医院 , 最后导致邓朴方的伤势越来越严重了 , 最后在奄奄一息之际 , 有家医院实在看不过去他她进行了保命治疗 。

但这种治疗对他的康复只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 , 最后已经由最初的十一胸椎蔓延到第七胸椎 , 也就是说 , 他胸部以下已经完全失去了知觉 , 变成了高位截瘫 。 在今后的生活 , 邓公心疼孩子于是把他接回家中 , 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功进行脊椎手术 , 邓朴方能坐起来了!
在历经磨难之后 , 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活 , 虽然以后的人生只能在轮椅渡过 , 但是他依旧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 虽然身在轮椅上但是心向远方 , 身为伟人的后代 , 自身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 吾辈当自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