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毕马威发布的元宇宙报告,只是一份报告

【陈根:毕马威发布的元宇宙报告,只是一份报告】

陈根:毕马威发布的元宇宙报告,只是一份报告


文/陈根
根据新京报贝壳财经的报道 。 日前 , 毕马威正式发布其《初探元宇宙》报告 , 这也是毕马威在元宇宙领域发布的首份报告 。 报告指出 , 元宇宙在以下十个领域的应用场景尤其值得期待 , 包括娱乐、社交、零售、制造业、金融、医疗、远程办公、教育培训、研发、城市治理等 。
毕马威是谁?这家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会计师事务所 , 也被称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 , 与其并列的其他三大所分别是普华永道、德勤和安永 。 这是继前几日普华永道出来谈元宇宙之外 , 又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出来谈有关元宇宙的问题 , 还正儿八经的发布一份报告 。 当然这是一家比较神奇的会计师事务所 , 去年把比特币和以太坊纳入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 。
我一直谈有关于元宇宙的一个问题 , 那就是元宇宙一定是未来 , 并且是必然到来的未来 , 只是当元宇宙真正到来的那一天 , 到底是什么样子 , 我们今天不知道 。 元宇宙真正到来的那一天 , 元宇宙到底会是叫什么样的名词 , 我们今天也不知道 。
而我们今天所有有关于元宇宙的商业化猜想 , 不论是以报告的形式 , 还是以电影的形式 , 或者是观点的形式出现 , 其背后的本质都只是一直基于猜想的科幻小说式讨论 。
任何一个产业 , 如果连底层技术的样子都还没见到 , 连底层产业链的技术会是什么样子都还处于未知的情况下 , 就能预测与构想出基于这些看不到的底层技术 , 而构建出一个所谓的商业 , 或是商业构想 。 这除了空谈 , 除了是科幻小说 , 还剩下什么呢?
我们今天现实的来看 , 5G是我们已经看的见的技术 , 星链通讯是我们看的见的技术 , 智能驾驶是我们看的见的技术 , 太空移民等都是我们看的见的技术我们都很难构建出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 。 我们都还无法针对于这些看的见的技术 , 在其基础上进行商业构建 。

然而 , 我们今天却疯狂的基于连底层技术都还是浮云的元宇宙 , 却能编写报告 。 当然 , 针对于还没有的技术 , 只要编一些逻辑正确的文字 , 然后以科幻小说的视角畅想一下就可以了 。 这是相对比较简单与容易的事情 , 因为反正谁也不知道未来 。 但是如果是针对于当下事情做出正确、准确的描述 , 那就必须要具备专业性 , 必须非常清晰的基于产业逻辑 , 就会显的相对难 。
最简单现实的问题就是 , 不论是毕马威还是普华永道 , 在时下那么多的上市公司被卷入到财务造假的风波中 , 做为所谓国际顶级的核数师 , 连最基本的财务数据都还没有核数好 , 然后就跨界去谈论这些看不见的元宇宙 。
还一本正经的发布所谓的元宇宙报告 , 不客气的说 , 这种报告也就在中国大陆发布 , 才能引起一点媒体的关注 。 这种报告要是在英文世界发布 , 连看的人都很难找到 , 在美国的科技媒体记者眼中 , 这种报告是一种笑谈 , 不具备实质的关注价值 。
因此 , 对于毕马威所发布的这份元宇宙报告 , 它只是一份报告 , 我们不必当真 , 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思考价值与意义 。 未来的元宇宙到底能搭建称什么样子 , 坦白说 , 我不知道 , 但是我相信除了一些“神婆”之外 , 真正了解科技产业的人士都无法准确的描述元宇宙的样子 。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至今都看不到苹果、微软、谷歌、英特尔、高通、英伟达、台积电、华为等科技领域的硬核技术型公司 , 也是未来元宇宙底层技术的真正构建者们 , 没有一家出来谈论这些话题 。
背后的核心原因就在于 , 真正的这些技术研究型公司 , 他们在科技产业领域的技术发展路径上非常清楚自身公司的渺小 , 以及目前产业技术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 真正的科技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微小的问题 , 然后才能推动着技术向前发展 。 而不是靠着写几份报告就能实现 。 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有关于元宇宙的报告 , 都不是出至于硬核科技公司的手 。 那么这样的报告 , 大家就当一份报告 , 看看就结束 , 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 。
我们当下最重要的并不是受这些报告的影响 ,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关注底层产业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 真正在元宇宙相关的底层产业技术链上进行研究、研发、突破与发展 , 这才是当前或是未来 , 构建核心竞争力应该有的样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