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会说话的“大运蓉宝机器人”来了!秀出成都本土企业的科技实力

继首枚“大运号”卫星成功发射后 , 成都大运会迎来新动态 。
红星资本局获悉 , 3月9日 , 在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 , 成都新经济企业“四给”服务(给政策、给场景、给金融、给空间)成都大运会人工智能场景供需座谈会举行 。
座谈会上 , 《成都大运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品牌合作机会清单》升级发布 , “蓉宝机器人”完成交接 , 五家新经济企业上台路演推介 , 在场企业还围绕大运会人工智能场景需求与相关服务部门与专业机构进行了精准对接 , 实现有效对接十余次 , 达成五项意向合作 。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办 ,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开发活动部协办 , 成都市体育局、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相关职能部门 , 以及睿乐达机器人、携恩科技、拟合未来、晓多科技、新潮传媒等30余家优秀新经济企业及相关专业机构共同出席 。
大运|会说话的“大运蓉宝机器人”来了!秀出成都本土企业的科技实力
文章图片

会议现场
大运会“黑科技”上新
【大运|会说话的“大运蓉宝机器人”来了!秀出成都本土企业的科技实力】会说话的“大运蓉宝机器人”来了
“大家好 , 我是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
随着一段自我介绍 , 一只憨态可掬的“大运蓉宝机器人”吸引了现场参会人员的目光 , 这个机器人一会儿变身“翻译家” , 一会儿又是严肃“防疫”监控员……
随着北京冬奥会“一墩难求”热潮 , 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的关注度也持续升温 , 活动现场还迎来了四川天府新区的科创企业为成都大运会定制研发的“大运蓉宝机器人” 。
据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 “大运蓉宝机器人整个外观以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为设计灵感 , 由德国红点奖设计大师操刀设计 , 在设计时巧妙地融合了抽象艺术和科技感 。 ”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 , 有不少成都本土企业依托自身创新技术参与到冬奥会的筹办和建设中 , 为北京冬奥会贡献成都新科技力量 。
而“大运蓉宝机器人”的诞生 , 秀出成都本土企业的科技实力 , 也将进一步推动“成都造”智能产品走向国际赛事 。
发布《成都大运会人工智能场景品牌合作机会清单》
借鉴北京冬奥会科技赋能的成功经验 , 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大运会中的场景运用 ,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开发活动部党组负责人、专职副部长苗峪源在会议现场发布了《成都大运会人工智能场景品牌合作机会清单》 。
成都大运会在“科技大运”总体规划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在多个场景的应用与服务 , 形成《大运会人工智能机会清单》 , 从“智能赛事服务”“智能防疫消杀”“智能低碳环保”等三大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十五大智能智慧应用场景介绍科技办赛的新增需求 。
据悉 , 本次会上30余家优秀新经济类企业从不同的科创领域,为大运会提供了科技创新与体育赛事融合的更多可能性 。
睿乐达机器人董事长张睿详细介绍了“大运蓉宝机器人”的智慧导引、红外测温等功能及应用场景;拟合未来财务负责人李孟对其旗下智能AI健身产品Fiture魔镜以及“硬件+内容+服务+AI”的模式进行了介绍;携恩科技董事长刘洋分享了集无人机飞行、时空大数据采集及智能应用于一体的无人航空数字运营服务方案;晓多科技总裁办主任谭亚军对成都大运会智能服务助手进行了介绍;新潮传媒媒资事业部副总裁谢东带来了电梯智慧屏在体育赛事中的应用案例 。
值得一提的是 , 成都大运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的提升 , 将进一步释放国际赛事价值为“成都造”赋能升级 , 创造更多本土科创企业与世界综合性赛事精准接轨的机遇 , 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发展与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 助力成都产业建圈强链 , 推动城市智慧化转型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俞瑶 申梦芸
编辑 余冬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