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了15年,重达130多吨的和平号空间站最终在南太平洋轰然坠落


飞行了15年,重达130多吨的和平号空间站最终在南太平洋轰然坠落


文章图片


飞行了15年,重达130多吨的和平号空间站最终在南太平洋轰然坠落


文章图片


飞行了15年,重达130多吨的和平号空间站最终在南太平洋轰然坠落


文章图片


人类出现地球的时间已经有几百万年了 , 不过真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时间其实没多长 , 可能也就是最近几百年、几千年时间而已 。 别小看短短几百年时间 , 人类的社会变化真的很大 , 特别是最近几十年 , 可以说是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到现在 , 地球的引力已经没法继续束缚我们人类了 , 我们已经可以乘坐飞船进入太空 , 在外太空飞行十天半个月 , 甚至半年时间都不在话下 。 而想要实现在太空长时间飞行 , 就需要有一个能够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基地 。 因为外太空没有空气 , 没有食物 , 没有水 , 没有电 , 还有来自宇宙深处的强辐射 , 所以人类是不能直接暴露在太空环境下生活的 。 空间站就具备这样的能力 , 这是一种可以在近地轨道长时间飞行的载人航天器 , 能够满足多名宇航员在里面生活、工作 。

说到空间站 , 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了 , 毕竟现在在近地轨道上就有2个空间站正在飞行 , 其中一个就是我们的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 , 我们空间站的建造工作稳步推进中 , 接下来还会发射新的实验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前往太空与空间站核心舱对接 。 还有一个就是国际空间站 , 在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关注国际空间站的情况 , 因为俄罗斯发布了国际空间站模拟“分家”的视频 。 当然 , 这只是模拟“分家”而已 , 是电脑绘制的画面 , 暂时没有出现国际空间站“分家”的情况 。 而在这两个空间站出现之前 , 在太空中还曾经有一个大型的空间站 , 那就是和平号空间站 。

和平号空间站其实在20世纪70年代初 , 前苏联就发射了2代7艘礼炮号空间站 , 这两代礼炮号空间站都是采用舱段式的结构 , 所有的仪器、设备都只能装在这些舱段的内部或者外表面 , 规模较小 , 搭载的设备有限 , 宇航员在轨飞行的时间其实不是很长 。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 , 前苏联着手研制第三代和平号空间站 。

在1976年 , 前苏联正式制定了和平号空间站计划 , 与之前的礼炮系列那些空间站相比 , 和平号空间站更加先进 , 采用的是组合式积木结构 , 主体是一个舱段结构 , 这个舱段总重量达到20.4吨 , 长达13.13米 , 最大直径为4.2米 , 这个核心舱段的重量和我们的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是差不多的 , 用一枚火箭就能发射升空 。 经过近十年的研制、制造 , 和平号空间站的主体在1986年2月20日由一枚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 20多天后 , 前苏联又发射了联盟T-15飞船 , 与和平号空间站的主体对接 , 这批宇航员进入和平号空间站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 。 在大约1年后 , 前苏联又用质子运载火箭将第一个实验舱——量子1号发射升空 , 开始了和平号空间站的正式组装工作 。

这个和平号空间站的情况其实和现在的国际空间站以及我们的空间站是有点相似的 , 由多个舱段、模块组成 , 其中有6个舱段、模块是经常在轨的组件 , 包括核心舱、量子1号天文物理舱、量子2号气闸舱、“晶体”号实验舱、“光谱”号遥感舱、“自然”号地球观测舱 , 整个空间站重达130多吨 。 虽然这个和平号空间站是前苏联发射的 , 但是美国后来也参与到这个空间站的运营 , NASA还为和平号空间站提供了一个对接舱 , 专门用来与NASA的航天飞机进行对接的 。 在1995年2月6日 , 美国的发现号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中交会 , 但没有对接 , 两者的距离仅为11.3米 , 可以说是非常近了 , 为后续的对接做好了准备 。 在1995年6月29日 , NASA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完成了首次对接 , 后来美国的航天飞机又多次与和平号空间站进行对接 。 当然 , 在对接的过程中 , 美国的宇航员也进入了和平号空间站内 , 这次合作为后来的国际空间站建造、运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和平号空间站最终在南太平洋轰然坠落从时间来看 , 和平号空间站的设计寿命仅为5年而已 , 在与美国的航天飞机完成首次交会对接的时候已经超预期运行了 。 不过后来由于和平号空间站的设备逐渐老化 , 再加上俄罗斯的资金匮乏 , 继续维持和平号空间站的运营相当困难 , 特别是在1998年国际空间站的首个舱段发射升空以后 , 这个问题日益严峻 , 俄罗斯是没法同时维持和平号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的建造、运营的 。 最终 , 为了集中资金给国际空间站 , 不得不选择让飞行了长达15年之久的和平号空间站坠落到地球 。

推荐阅读